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讓數據可確權、可流通、可交易 構筑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今年上半年,我國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不斷釋放數據要素潛能,助力數字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蓬勃發展。在上海,以張江科學城為載體正在打造數據要素產業集群;在福建,大數據交易所去年成立以來帶動總產值已超過42億元;在陜西,已有20多個省級部門啟動應用政府數據共享平臺,探索數據合作新模式。

數據資源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數據資源發展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促進數據高效流通使用、賦能實體經濟,統籌推進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政策室主任 盛朝迅: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要素資源,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沉睡的數據資源”。總書記提出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讓數據可確權、可流通、可交易,為促進數據要素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點明了實現路徑、提供了重要指引。



2022年底,國家出臺“數據二十條”,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等四方面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今年年初,《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發布,強調暢通數據資源大循環;組建國家數據局,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隨著頂層設計的持續完善,我國數據要素大市場落地加快布局。



截至目前,全國已成立48家數據交易機構;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等市場運營體系加快建設;數據采集、存儲、應用等領域專業化企業快速發展,數據要素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在深圳數據交易所,成立以來已推出了1500多個數據產品。



當前,我國數據要素產業生態逐步健全。已發布33項大數據領域國家標準,數據要素流通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廣東、天津等多地探索建立“首席數據官”機制,加快培育數據管理人才;建設成立12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產業集聚效益持續激發。



隨著各地加快探索數據流通新模式、創新場景應用,數據要素價值的持續釋放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達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數據產量達8.1ZB,同比增長22.7%,占全球數據總產量10.5%。數據資源供給能力和流通應用創新不斷提升,數據要素正成為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之外最先進、最活躍的新生產要素。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一級巡視員 王建偉:我們將持續激發數據資源供給能力,引導各行業各領域進一步開放數據,提高數據資源供給總量;大力培育數據應用產業生態,不斷豐富市場主體;多點發力,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