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就業有“術” 致富有“路” 宿遷多措并舉為百姓提技致富“搭橋鋪路”

8月7日下午,走進江蘇泗洪油嘴油泵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員工孫家平正熟練地操作設備進行生產,整個過程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去年年中,他參加了由公司組織的緊缺型高技能人才培訓,經過培訓考核后成功獲得了車工(數控車床)三級工技能等級證書。

“職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學習和提升,只有不斷學習掌握新知識、提升工作能力,才能在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多的成長和發展機會。”孫家平說,現在工作水平提高了,工資也有所增長,日子真是越過越好。



現如今,像孫家平這樣“新領證”的技術人才在宿遷并不少見,在宿技能致富、技能成才之路越走越寬。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近年來,宿遷圍繞打造“技能宿遷”品牌,結合群眾生產生活實際,靈活采取送技到家、送教上門等形式,百姓就業“術”更強、致富“路”更廣,成效引人矚目。

在家門口建學校,讓技術培訓直達心坎

一技傍身,不懼人生風雨。

祁猛是一名來自宿城區洋北街道榮昌小區的退役軍人,退役后如何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成為他的心頭大事。2022年,通過江蘇省淮海技師學院洋北社區培訓學院組織的電工培訓后,他各項技能得以提升,成功入職了家門口的宿遷市三棵松物業服務有限公司。

“學了技術是關鍵。”祁猛說,讓日子更有奔頭,最關鍵還是看技能,多虧了培訓學院,讓他能夠有一技之長,實現技能就業。

洋北社區培訓學院正是宿遷首家學院式二級培訓平臺,旨在解決洋北街道轄區企業“招工難”和人才“就業難”的結構錯位矛盾,針對性提升學員技能,打造“家門口”培訓就業基地。

據了解,為促進全市技能人才培訓擴容提質增量,有效解決企業“招工難”和勞動力“就業難”的結構性錯位矛盾,2022年7月,宿遷市創新建設社區培訓學院,依托鄉鎮(街道)建立二級社區培訓學院,實行縣(區)人社部門、鄉鎮(街道)、公辦技工院校三方聯合運行,推進技能培訓進社區、進村居,讓群眾在家門口免費享受技能培訓、新型農民培訓、鄉土人才培訓等七種項目培訓,推動實現“人人持證、技能致富”。



目前,宿遷已建立3個家門口技校,開展電工、保育、木工等培訓400余人次,取證率達90.5%,實現再就業269人。

“群眾需求在哪里,技能人才培養使用的觸角便伸展到哪里。”宿遷市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錢信松說,下一步,宿遷市人社局將持續擴大建設培訓學院數量,擴大培訓規模,通過“線上+線上”培訓帶動,實現培訓就業聯動,不斷提升技能人才培養內生動力。

在田地中評職稱,讓“田秀才”脫穎而出

“‘養螃蟹’還能評職稱?”是的,不僅可以評,而且還能取得正高職稱。

“誰能想到我們從事螃蟹養殖銷售的‘田秀才’,還能和大家一樣評職稱!”日前,拿到正高職稱的程智非常開心。

作為泗洪縣程老四水產養殖合作社的理事長,程智從事水產養殖近30年,積累了豐富的螃蟹養殖銷售經驗,擁有社員210戶,水產養殖面積24000余畝,年交易額8000余萬元,同時經常幫助周邊養殖戶解決養殖上的難題,并幫助他們拓寬銷路,累計帶動1000余戶增收致富。

“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一些農村發展乏力,關鍵在于缺人才,缺發展引路人、產業帶頭人、政策明白人。”202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著力培養一批鄉村人才,重點加強村黨組織書記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全面提升農民素質素養,育好用好鄉土人才。

如何讓帶著泥土味的農民成功“轉正”,讓身懷技能、心有夢想的職業農民得到社會尊重和認可,宿遷在全省邁出了“鄉土人才”培育的重要一步。



宿遷始終堅持腳踏實地,用本領說話,用能力評價,破除“唯學歷、唯論文、唯獎項”的束縛,在全省率先實施鄉土人才培育評價改革,創新推進為農民評職稱工作,讓農民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學歷體現在實績中,推動“傳技藝、強產業、帶領富”。

目前,宿遷已有1740名農民取得初、中、高級職稱,實現從農民到人才的華麗蝶變。

當前,正是鄉村振興戰略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時期,鄉土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要。下一步,宿遷將積極為鄉土人才搭建更多成長平臺,通過優先扶持鄉土人才工作室、組織專題研修培訓、舉辦鄉土人才成果展等措施,助力人才快速發展,讓宿遷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在課堂里重對接,讓畢業就業精準匹配

對于將要走出校門的學生而言,能否在畢業季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是頭等大事。

“我們每年都會在畢業季舉辦招聘會,進一步降低了學生就業的難度,與多家企業交流,尋找學生更合適、心儀的崗位。”江蘇省淮海技師學院招生就業處相關負責人說,僅今年3月舉辦的2023年江蘇省淮海技師學院“成才淮海 樂業宿遷”大型校園招聘會,便吸引了近80家企業參與,提供了近3000個崗位,1100余人當場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值得關注的是,在2023年江蘇省淮海技師學院“成才淮海 樂業宿遷”大型校園招聘會上有一群特殊的學生,吸引了不少企業拋出“橄欖枝”。

“我是去年7月參加了淮海技師學院組織的養老護理員培訓班,通過考核取得了養老護理員中級職業資格證書。”37歲的張宗巧笑著說,學院積極組織他們這些“大齡”學生參加招聘會,沒想到養老護理員就業前景很廣,薪資待遇都很不錯。

近年來,宿遷堅持培訓引領,就業招聘聯動,立足群眾需求,將招聘會開到培訓班現場,在群眾得到有效培訓后,對照培訓內容和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企業到場招聘、現場簽約,實現“招生即招工、上課即上崗、結業即就業”,幫助人力資源供需雙方實現低成本、高效率交流。近年來,全市共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4.4萬余人。

搭“技能橋”,鋪“致富路”,助力老百姓奔向幸福生活。宿遷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一如既往送技到家、送教上門,持續擦亮“技能宿遷”品牌,引領帶動更多的百姓朝著“全能型”選手奮斗,以實績實效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馬凌峰 許建 石善政)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