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鹽城師范學院成立就業幫扶導師團,將就業困難學生就上業、就好業作為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名導師和“重點學生”結對,提供“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的精準幫扶。目前,該校56名來自低收入家庭或存在其他就業困難的畢業生全部就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就業一人,致富一家”,幫助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殘疾等困難群體畢業生順利就業,對于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返貧、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傳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現實中,一些困難群體畢業生在心理、經濟等方面存在壓力,在社會資源、就業渠道、人際交往等方面處于劣勢,致使他們求職能力不強,求職成功率不高。
針對困難畢業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障礙,各大高校應給予重點關注、重點服務。比如,可以建立詳細幫扶臺賬,配強幫扶力量,加大精準幫扶力度,實行動態跟蹤和管理,提供個性化服務。對有心理問題的畢業生,要及時介入疏導,消除其心理障礙,幫助他們以積極心態面對求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曲折,并引導他們積極主動求職擇業;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的畢業生,在加強勵志教育,增強其就業信心的同時,幫助其做好就業發展規劃,并通過發放求職補貼等形式,為其提供保障,減輕他們求職的經濟負擔;對身體殘疾的畢業生,除關心幫助其生活問題外,還應根據其就業需求匹配相關崗位,并按照崗位要求及時開展特殊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努力幫助困難群體畢業生實現早就業、就好業。
對高校而言,做好困難畢業生就業工作,除了要重點關注、重點服務,還要重點推薦。一方面,學??刹扇≌堖M來的方法,舉辦小規模、多站點等形式的困難畢業生專場招聘會,根據困難畢業生的所學專業、個人特長和求職意向,向進入校園招聘的用人單位作專項推薦;另一方面,高校領導和有關部門在訪企拓崗推薦困難畢業生的同時,可以充分發揮各地校友會在社會聯系方面的優勢,組織校友會向用人單位推薦困難畢業生,并動員校友企業吸納困難畢業生。
幫助困難畢業生就業,僅靠高校自身努力還不夠,還需要政策和機制發力。近年來,江蘇采取一系列困難畢業生就業幫扶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比如,有的地方為困難畢業生免費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增強其求職擇業能力、穩定就業能力、創業能力;有的地方通過公益性、政策性崗位,對市場化渠道難以就業的困難畢業生予以托底安置;有的地方出臺激勵政策,對招收困難畢業生的用人企業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并在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有的地方對主動創業的困難畢業生除了發放創業補貼,還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簡化擔保手續,對靈活就業的困難畢業生,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支持等。
困難畢業生并非孤立的個體,他們肩負著家庭的希望,幫助他們解決就業問題,是必須攻克的“硬骨頭”。通過他們的真實經歷,可以激勵更多困難家庭學子點燃希望之火,堅定他們“教育改變人生、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期待全社會共同努力,共同促進困難群體畢業生就好業、好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