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啟東:“頭雁”領航,解鎖集體經濟“致富密碼”

本報記者 甘曉妹 吳云

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其中特別提出“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

立秋過后,即將竣工的九里湖東湖綠草青青、碧水盈盈。總投資5.4億元,這里將被打造成一個集濕地保護、生態修復、科研監測、游客接待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濕地公園。作為生態修復的全國“示范生”,江蘇徐州遵循自然規律,積極有效開展生態保護修復,形成了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徐州邏輯。

“主”與“次”——

自然為主 人工為輔

7月初,徐州云龍區長山、翠屏山宕口生態修復治理工程通過省自然資源廳核查,兩處廢棄宕口予以核銷。

作為徐州環城國家森林公園的一部分,這兩座山均因無序開采變成了公園里的“瘡疤”,邊坡陡峭、巖石裸露,不僅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存在崩塌隱患。經過一年多的生態修復,兩個宕口治理面積達130畝,消除了9處崩塌隱患點,如今已經草木葳蕤。

而位于利國鎮的寨山宕口,沒有經過任何人工干預,經過數年的自然恢復,也長出了繁茂的野生植物,形成了新的生態平衡。

“生態修復應該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江蘇省地質礦產局第五地質大隊副總工程師蔡承剛認為,對于已經受損或破壞的生態系統,由于其生態平衡已被打破,單獨依靠自然恢復無法逆轉,就要借助適度的人工修復措施。通過人工修復的輔助,可以快速制止損害、逆轉損害,為自然恢復創造條件和環境,加速修復進程、提升修復效能。

為什么要以自然恢復為主?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

2021年12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出臺徐州市礦山生態修復項目若干管理規定,也提出了“生態優先、系統修復,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統一規劃、分類施策、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要求。

根據采煤沉陷區調查、礦山地質環境詳查數據,徐州全市累計形成采煤塌陷地42.33萬畝、歷史遺留采石宕口406處。

徐州露采礦山不但數量眾多,而且屬于缺土、貧水的石灰巖山地,植被整體恢復度較差。第五地質大隊曾于2021年對銅山區132個采石宕口進行調查,其中自然恢復較好的有17個,需要采用自然恢復與簡單人工輔助的有53個,應該進行綜合治理、削坡減載和地形重塑的多達62個。

生態修復過程復雜,包括前期生態環境調查、生態環境影響評估、地質災害勘查、設計方案的編制及后期施工、養護、監測等,蔡承剛說:“整個過程都需要堅持‘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充分發揮現有生態系統自我調節、修復、平衡的功能,最小限度匹配人工修復措施。”

“內”與“外”——

人工干預 科技賦能

“小寶貝,以后云龍山就是你的家了,希望你在這里快快長大!”8月10日,云龍山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將1只小松鼠放入山林。小家伙睜著萌萌的大眼睛打量了一下四周,很快鉆入樹叢中不見蹤影。

近期,云龍山管理服務中心購買了4只小松鼠,經過一段時間的人工馴養,會陸續放入山林,豐富云龍山的生物多樣性。

為了給鳥類營造更適宜生存的家園,云龍山上安裝60個人工鳥窩供鳥兒棲息,還補植了櫻桃樹、杏樹等果樹,為鳥兒提供充足的食物。在林間發現鳥兒銜來種子長出的苗木,工作人員會細心呵護養植。

生態修復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近年來,云龍山管理服務中心不斷通過科技賦能,以“近自然”生態修復的方式積極構建和諧的森林生態系統,促進生態鏈的完善和自我循環,讓森林景觀更有品質、生態環境更加優良。

作為云龍山上的先鋒樹種,側柏功不可沒,但單一樹種的劣勢也逐漸顯露,比如色彩單一,觀賞性不足;油性較大,一點就著;易暴發病蟲害,果實也不適合鳥類食用等。云龍山管理服務中心森林資源股股長宋慶武告訴記者,他們正在通過實地調研、邀請林業專家勘測、技術推演等方式,尋找更適合云龍山的樹種,已經種植了部分抗逆性強、蓄水能力好的鄉土樹種及景觀效果好的變色樹種,有效提升了山林景觀和安全穩定性。近3年來,共栽植各種喬木3萬多株,修復范圍內喬、灌、草比例達到I級標準。

水環境的生態修復更為艱巨復雜,更需要科技助力。

為了擦亮云龍湖這張“生態名片”,徐州市云龍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與中國礦業大學合作了《城市景觀水體近自然生態修復模式研究》科技項目,科研人員從云龍湖取來水和土壤,種上沉水植物,放入鰱魚、鳙魚等濾食性魚類,定期監測、記錄水質變化,形成生態鏈,用以“青”養“清”的生態自凈化模式,促進云龍湖水生態系統功能的完整健康,保障水體環境功能并實現景觀價值。

魚兒成群結隊、草木郁郁蔥蔥的沛縣龍湖濕地,3米深的水底下是一座高科技“水工廠”, 每天可處理尾水1萬噸;

沛縣龍固鎮原三河尖煤礦地塊,方圓12000畝的塌陷地正在修復成高質量農田,農田下面幾百米深處是采煤留下的大體量地下空間,科研人員正在研究如何封存二氧化碳……

科技賦能,把綠色、藍色還給了自然。

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基地,徐州生態修復任務艱巨、復雜,需要久久為功,合理借助“外”力,才能打好、打贏這場“攻堅戰”。

“無為”與“有為”——

把握平衡 和諧共生

夏季是蘆葦瘋長的季節。漫步沛縣安國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十里蘆葦蕩,處處葦高蒲深、雜草叢生,時而會驚起幾只水鳥。在有些游客看來,這里或許缺少了幾分城市公園的精致。

潘安湖、九里湖、安國湖……一個個滿目瘡痍的采煤沉陷區經過生態修復,變身美麗的濕地公園。“濕地公園與城市公園截然不同,它不是以景觀為主,重點在于保持原生態,重現自然生態之美,給野生動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生長環境,保護保育區甚至禁止游客進入。”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管中心高級工程師朱朝芹解釋說,生態修復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人工修復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等待生態系統進行自我調節,實現自然恢復。

如何處理好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朱朝芹認為,很難精準把握兩者之間的平衡,“人工不能過于干預,防止破壞即可。”

爬完九節云龍山,你會明顯感覺到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差別。

“云龍山1—3節是游客經常游玩的地方,我們實施‘近自然’修復,人工打造的痕跡稍重一些;對于游人較少的4—9節,則以自然恢復為主,景觀較為原生態。出現病蟲害的時候實行生物防治,不會打藥。”宋慶武介紹。

自然恢復就是無為而治嗎?如何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

蔡承剛認為,生態修復應做好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有機結合,不能把兩者對立。堅持以自然恢復為主,不是放棄人工修復,更不是不管不顧的“無為而治”。“有為”的人工修復是為自然恢復創造條件,根據生態系統退化、受損程度和恢復力,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建則建的原則,采取自然恢復、保護封育和人工輔助等措施,著力恢復生態系統結構功能。

“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自我改善、自我適應、自然恢復需要時間的磨礪,因此必須要有戰略定力和歷史耐心,充分考慮生態修復的艱巨性、復雜性、長期性,統籌考慮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修復,統籌布局生產、生活、生態三類空間,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