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沒有“休止符”。近年來,江蘇省鎮江市全市政法系統聚焦痛點、堵點、難點,深入開展“鎮法同行,助企惠民”服務品牌創建,通過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二十六條措施”等一系列惠企政策,有效提升企業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認同感。近日,《全市政法機關助力法治化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行動二十一項工作任務》發布,為譜寫“強富美高”新鎮江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措施得當助企發展添動力
針對企業在經營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政法系統積極發揮司法職能,對中小微企業施以援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某港務公司因經營管理不善,逐步陷入債務危機。2022年4月,債權人向揚中法院申請破產清算。若直接進行破產清算,將導致企業最具價值的港口經營資質、市場資源無法繼續使用,引發企業關停、員工失業等問題。揚中法院經審慎研判,創新適用預重整程序,將債權審核、資產評估、財務審計等費時耗力的工作提前至破產重整程序前進行,為公司順利重整打通“任督二脈”。
根據計劃,重整投資人成立新型建材科技物流園區,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保障百名職工穩崗就業。目前,已利用企業存量土地引進項目2個。該案的辦理,既最大化保障了全體債權人的合法權益,也為當地經濟注入新動能,實現了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機統一。
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是全市政法系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助力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協助企業健康發展,鎮江市市域指揮中心“12345熱線”于2020年11月18日開通“一企來”企業服務熱線,企業訴求實現“一鍵直達”。截至目前,累計受理訴求4.78萬件,派發辦結訴求工單1.36萬件,辦結滿意率99.88%。
優質服務營造優良大環境
今年7月,鎮江市公安局啟動了為期半年的全市公安機關“解企憂、促公正、提效能、護發展”專項行動,進一步深化“警企一警通”品牌內涵,全力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
日前,丹陽市某物流公司負責人將一面錦旗送到鎮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輛管理所。該公司因業務拓展,需要采購大型采棉機運送至新疆。因為是第一次開展該業務,企業對相關道路運輸技術條件不太清楚。車管所所長殷榮平了解企業困難后,主動帶隊上門指導和服務,幫助企業對接車輛生產廠家,對車輛外觀、技術參數等進行把關并選定合適車型,依法為企業首批10輛掛車辦理了超限臨牌。為做好全過程服務,丹陽交警部門還專門為該公司開展特種車輛道路交通運輸安全知識培訓。
企業有所需,政法有所為。鎮江市司法局組建并引入專業法律服務團,涉及金融經濟、政策法規、行政事務、財政稅收等九個專業組17個團隊的80名“法律精英”,全程服務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實施落實,促進項目落地。今年上半年,該服務團共審核招商引資類協議133件,涉及10億元以上項目17個。鎮江市司法局還積極深化公證服務職能,指導全市公證機構在企業招投標、融資貸款、侵權糾紛等領域發揮作用。
法治護航維護權益有擔當
鎮江市政法系統持續加大監督力度,為企業發展堵漏洞、強信心,體現責任與擔當。
許某俊等26人明知制假售假是違法犯罪行為,仍生產、銷售奢侈“名表”,最終銷往全國29個省市甚至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地區,非法經營數額超過3億元。案件涉案范圍之廣、人數之多、金額之大,創鎮江地區知識產權刑事案件之最。經市經濟開發區檢察院提起公訴,今年7月20日,法院判處被告人許某俊等26人一年至六年六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處六萬元至五千萬元不等的罰金。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去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起訴侵害知識產權犯罪81人,既有效震懾了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又持續助力擦亮鎮江“創新創業福地”的城市名片。
今年4月,鎮江市檢察院出臺《關于深化推進“鎮合意·檢先行”品牌建設 助力構建最優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切實以能動履職全面護航“企業敢干”。檢察機關強化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建好2個保護基地,匯聚主管部門、專門機關、行業協會各方力量,形成綜合保護優勢,為企業發展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市場良性運轉提供法治保障。
法治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鎮江政法機關將進一步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以良法善治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走在前列,為鎮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添勁助力。(全媒體記者 沈湘偉 張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