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未來網絡領先創新科技成果發布儀式在南京上秦淮國際文化交流中心舉行。此次發布活動緊扣第七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網絡全球 決勝未來”主題,共評選出12項具有代表性的領先成果,內容涉及5G/6G網絡、算力網絡、網絡安全、人工智能、空天一體化網絡等領域。
未來網絡領先創新科技成果發布現場。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見習記者 戚柯嘉攝
聚焦前沿關鍵領域,推動網絡科技進步
本次未來網絡領先創新科技成果的集中發布旨在推動未來網絡科技進步,加強學術交流合作,加快形成未來網絡創新發展的產業生態,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前期,中國通信學會面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新型網絡、5G/6G網絡、空天一體化網絡、網絡安全、確定性網絡等領域的領先創新科技成果。經推介委員會討論評選,12項2023年未來網絡領先科技創新成果脫穎而出。
在此次發布的12項創新成果中,由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申報的“6G無線網絡智慧內生架構和技術體系”引人注目。該成果重點攻關“6G無線網絡智慧內生”新型體系架構,實現從外掛式AI到內生一體的轉變,以統一架構為網絡自身和垂直行業提供高質量的AI服務,并將AI服務響應時間由秒級縮短為毫秒級。
中國移動集團級首席專家劉光毅介紹,該成果攻克AI服務質量(QoAIS)評估與保障、通算數智深度融合、基于數字孿生的AI驗證等關鍵技術,實現“從功能盡力而為到服務質量保障”“從資源煙囪式供給到協同按需可得”“從物理環境高成本測試到數字孿生低成本自動化驗證”。
開展重點技術攻關,“算力網絡”照進現實
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算力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是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成為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培育新動能的重要力量。記者注意到,此次集中發布的創新成果中,“算力網絡”被頻繁提及。
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面向算力一體算力路由技術攻關與標準突破”成果重點攻關算力度量與建模、算力感知與通告,算力路由轉發等關鍵技術,已初步形成了overlay和underlay系列算力路由方案技術體系,已實現算力、網絡和業務等多維資源感知能力和算網一體跨域協同調度能力。該成果完成了國際標準突破,并聯合業界共同搭建首個集中式算力路由原型系統和試點,推動算力路由理念走向實驗驗證。
在超大規模網絡架構領域,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星脈:面向AI大模型的高性能算力網絡”成果利用自研交換機構建了超大規模網絡架構,具備業界領先的3.2Tbps RDMA通信接入帶寬,可擴展支持十萬卡規模的GPU集群。騰訊數據中心網絡架構師李寶嘉介紹,該成果從百卡到萬卡規模的訓練線性度保持在95%以上。GPT-3 175B模型訓練的實測通信占比<5%,低于業界11%水平;GPU有效算力>60%,高于業界公開52%水平。
自主研發核心技術,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網絡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加快建設網絡安全強國,是有效抵御外來風險、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內在要求?!奥斦呗犛跓o聲,明者見于未形”,信息化時代感知網絡安全態勢最基礎、也最關鍵。本次成果征集,“網絡安全”是重點方向之一。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共同探索了“面向未來網絡領域的NISC可信通信防護技術方案與實踐”。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技術總工蔣志紅介紹,NISC技術以安全可信為基礎,圍繞源端身份真實、傳輸路徑正確、目的訪問合法,全方位構建新型網絡可信通信一體化防護體系。分布式、內生態、低耦合的NISC技術兼具高安全和低時延,深度融合算力、業務、網絡與安全,實現連續性防護、動態隔離、細粒度訪控。他表示,基于CENI網絡的技術驗證,證明NISC可全面防御典型網絡攻擊,且無需引入額外設備,避免流量迂回,大大降低CAPE&OPEX。
由南京中新賽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南京理工大學聯合申報的“終端檢測與響應平臺”基于終端環境自適應性能調優、內核漏洞利用行為分析、事件分類分級自動響應等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自主研發面向工業互聯網的終端威脅檢測與響應系統。南京中新賽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產品方案總監吳昊介紹,該平臺基于云端最新威脅情報、終端事件聚合、機器學習和用戶實體行為分析等技術手段主動進行威脅持續全面檢測,實現工業互聯網終端已知和未知威脅的精準定位、響應和溯源,構建穩定、可信的終端運行環境。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江瑜 張安琪
見習記者 祝東秀 戚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