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賦能產業創新發展丨讓前沿科技更“接地氣”

【開欄語】

9月11日至12日,由江蘇省科技廳主辦、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的第二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在南京開幕。荔枝新聞推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系列報道,邀請高校院所、創新企業、產業園區、專家學者等,共話產學研深度合作,助力江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企業面向市場生產,最懂產業和產品技術創新的需求;高校科研團隊深耕前沿科技,握著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鑰匙”。

如何讓企業和高校各展所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怎樣讓前沿科技更“接地氣”、打通科研成果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江蘇的兩所高校正在積極探索著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

創新鏈條“環環相扣”

助力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南京大學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工作辦公室主任高新房

“服務國家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南京大學的理念和使命,南京大學的產學研合作開始于江蘇、根植于江蘇、服務于江蘇。”南京大學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工作辦公室主任高新房說,多年來南京大學始終秉持“技術+人才”雙要素轉移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實踐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可復制性的產學研合作案例。

實現“雙碳”目標,清潔高效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是重要途徑之一。如何在兼備高效率的同時盡可能降低太陽能電池的成本,是下一代光伏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團隊研究的重點。


由該團隊研制的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先后6次打破世界紀錄并入選太陽能電池效率紀錄榜單。從研發到走向產業化,這項技術成果走出了一條清晰明確的發展路徑。

在技術攻關和產業化熟化前期,南京大學連續兩次給予團隊技術創新基金支持;隨后通過與行業龍頭企業天合光能共建校企聯合實驗進行項目的熟化與驗證;同時,在南京大學自主知識產權、政府及金融機構資本的共同支持下,項目團隊自創公司“仁爍光能”,轉化并實施先進技術,公司成立短短1年多時間就已發展至戰略融資階段。

“我們以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改革為契機,利用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高校、專業化國家技術轉移機構等創新創業平臺,修訂完善《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條例》,通過差異化的激勵政策,鼓勵更多成果在江蘇落地、開花、結果。”高新房說。

談及產學研融合的深入推進,高新房介紹,學校將依托“南京大學政產學研平臺”等資源優勢,重點圍繞數字經濟、產業創新、優質企業培育等方向設置課程,培育和造就高素質產業領軍人才、高層次創業者團隊,實現江蘇人才發展與產業發展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同時,將改造提升舊動能和培育壯大新動能并舉,培育一批有重要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助力江蘇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此外,加強成果轉化,做好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成果轉化是高校科技活動的重要內容,也是新產業賽道開辟的突破點之一。南京大學將精準把握江蘇產業發展的科技需求,加速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在產業強鏈補鏈延鏈上展現新作為。”

在即將舉辦的第二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上,南京大學將挑選展出29項產學研項目、17項關鍵技術突破成果,以期通過本屆大會集聚資源,孵化更多科技成果,促進“南大系”企業快速發展,支撐“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

挖掘釋放科研成果價值

暢通轉移轉化“最初一公里”


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輝

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鏡,眼前真實的場景就和虛擬的畫面重疊在了一起,飛行員和潛水員無需再借助額外的導航設備,就能在高空和深海實現沉浸式實景導航。

這是由東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宇寧攜團隊自主研發的偏振體全息光波導AR顯示技術。如何將億萬像素陣列“濃縮”到一個只有指甲蓋大小的器件上,再通過精細的光學結構完成光場調控,實現可大可小、可遠可近的虛擬畫面的呈現?張宇寧團隊先后花費10年時間鉆研并成功突破。

這項前沿科技成果在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技術轉移公司”)職業經理人的幫助下,創新采用“專利轉讓”與“作價投資”相結合的成果轉化方式,目前已獲得天使投資。

2019年,東南大學整合科研院、資產管理處等涉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職能的部門,成立技術轉移公司。“作為東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的運作實體,我們以市場化手段專門從事學校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及知識產權運營工作。”東南大學技術轉移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輝說。

技術轉移公司成立以來,已儲備20余項擬轉移轉化的重大科技成果信息,將聯合上市公司、產業龍頭企業,深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近兩年推動完成2項千萬級收益的科技成果作價投資項目,上述張宇寧團隊的“全息波導AR顯示技術”項目便是其中之一。


在促進師生科研成果轉化的同時,技術轉移公司也在積極對接企業需求,推動企業與高校院所“同題共答”。王立輝介紹,公司一方面緊跟科技發展趨勢,深度挖掘、甄選社會層面的有效技術需求信息,不斷積累產業化端口的相關資源。另一方面圍繞、整合校內優勢學科和科研團隊,對其科研成果進行“價值發掘、價值培育、價值實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儲備校內團隊的前沿科技成果,并通過職業技術經理人,幫助科研團隊的創新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為即將舉辦的第二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東南大學重點遴選了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最新且有意向在省內轉化的近30項創新成果參會,組織提報優勢學科的核心骨干專家信息近20項。

“舉辦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能夠有效集聚和吸引國內外一流的人才、資本、技術、知識及信息等要素,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提升各類創新主體活躍度。”王立輝說,期待通過本次大會推動教授團隊和企業面對面溝通,有效促成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在江蘇轉移轉化和產業化,為江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