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比缃?,“兩山”理念正在江蘇省東臺市這方神奇生長的生態凈土上轉化為生動現實。
由春到夏,經夏入秋,從飛鳥翔集的大美沿海,到水美魚肥的里下河水鄉;從綠意蔥蘢的產業園區,到如畫似錦的美麗鄉村,一幅幅動靜相諧生態美卷精彩綻放,一則則綠色發展的精彩故事生動演繹。
全國美麗海灣條子泥畔,“條子泥720”論壇、“神奇地貌”全國特色旅游資源梳理展示交流、全國生態日觀鳥賽、“走讀自然遺產,呵護大美濕地”生態研學……吸引專家學者、鳥類保護人士、學生走進沿海,賞鳥觀海、聽潮賞景、研究考察。
產業園區,發展高地。晶澳光伏、智泰儲能、天合光能、超晶儲能……一個個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戶,快簽約、快建設、快投產,形成你追我趕、如火如荼之勢。
勝境處處美東臺 移步換景令人醉
東部世遺風光、西部人文歷史、中部田園鄉村,多姿多彩、各具風韻,詩情畫意律動在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
東臺之美,最美當數東臺沿海。長江、黃海在這里激情相擁,以每年增長1萬畝的速度向大海延伸。平原森林、沿海濕地、候鳥天堂,孕育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國樣本。你可以攀上條子泥大堤,聽海風、看海潮、觀海鳥,享受沿海濕地風光的神奇美妙;你可以鉆進黃海國家森林公園,聽林風杉語、享歲月靜好,在天然氧吧里潤肺養生;你可以領略“一線潮”“兩分水”“潮汐森林”的神奇壯闊,分享“鳥中大熊貓”勺嘴鷸等精靈世界的脈脈溫情;你還可以尋訪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巴斗村、秘境東沙島、詩意蹲門灣,體驗“大海沐日”“天空之鏡”“中國紅”等壯麗景觀。
綠樹村邊合,清水鄉間繞。行走在東臺大地上,處處為景、步步皆畫。你可以徜徉里下河水鄉,水景水韻,詩意盎然。藝術紅莊文化氣息濃厚,“吳為山雕塑藝術文獻館”一件件雕塑藝術作品傳遞出大師風采;擁有鹽阜第一村美譽的周黃村,“村在園中,園在水中”,一排排臨水而建的農家別墅獨具匠心;甘港老家里,村史館、百坊園、百果園、百草園集歷史文化、民情風俗、農業觀光、生態旅游為一體;水墨臨塔是神話傳說“天仙配”的起源地,流水潺潺,遍地綠樹,滿眼蔥蘢。你可以走進特色田園鄉村,感受東臺農業之美,體驗現代農耕之樂。全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蘭址、官苴、聯南三村是全國聞名的“東臺西瓜”發源地,中國西瓜博物館集西瓜歷史文化展示、西瓜品種技術及栽培模式展示、農業研學旅行、休閑體驗旅游于一體;省級萬畝菜籃子基地,種植青椒等特色農產品,是全市中小學生實踐基地。全國生態文化村紅安村歷史悠久,白墻黛瓦、綠樹繁花、景色宜人,一幅美麗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生態修復樣板地 萬類霜天競自由
“720”,條子泥觀潮區內側一塊耳朵狀的淺水地。如今,這里已經成了鳥兒避潮休憩的“家園”。大潮涌起,成千上萬只鳥兒飛越海堤,落腳棲息。
守護在大海之濱的“候鳥保姆”們怎么也不會想到,當初的樸素之舉會引發讓世界關注的一連串“多米諾”效應。那是在2020年春節前,沿海經濟區同志在觀察中發現,高潮位時,在灘涂上覓食的候鳥就要到大堤內側尋找落腳棲息之地。通過與承包魚塘的漁民協商,退漁還濕、營造鳥類生態環境。次年夏天,一場聚焦候鳥高潮位棲息地的管理研討會在條子泥召開,東臺為候鳥量身打造“俱樂部”的做法引起與會專家高度關注,條子泥“720”高潮位候鳥棲息地由此聲名鵲起。當年10月11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上,鹽城“以恢復鳥類棲息地為目標的自然解決方案”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黃海濕地大美風光、條子泥濕地珍稀鳥類閃耀大會中國館主題展區。
三年過去了,東臺沿著“政府+科研+公益組織”的濕地生態修復之路,以更大手筆更精更深地續寫生態保護大文章。與紅樹林基金會簽署《江蘇鹽城條子泥公益保護地項目合作協議》,與北京林業大學共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東臺研究基地、設立勺嘴鷸聯盟秘書處東臺工作站;與復旦大學合作共建東臺復旦濕地保護聯合創新中心,各類科研保護工作常態化開展。
“720”擴大版——占地1.9萬畝的川水灣海岸帶濕地修復工程已至尾聲。這里,將形成一個獨立的生態系統,成為水鳥和麋鹿的新家,大批的水鳥、成群的麋鹿等野生動物已迫不及待入住。
良好的生態讓條子泥珍稀物種種群數量屢創新高:瀕危物種小青腳鷸連續三年突破全球預估不足1000只的數量,最近一次觀測到1221只;東方白鸛今年首次記錄到121只;卷羽鵜鶘單次記錄數66只,今年首次記錄到7只在條子泥濕地越冬……黃海明珠金東臺,正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登高望遠謀未來 綠色低碳探新路
兼具森林、濕地、海洋三大生態系統,得天獨厚的良好生態釋放出巨大的發展潛能。
化潛力為實力,化優勢為勝勢,東臺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以更大視野格局謀劃未來,完善提升高質量發展“一、二、三、四”總體布局,精心組織實施十大重點工作三年行動計劃。其一條路徑,就是綠色低碳發展。從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風口”上起飛,東臺正試點先行,打造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東臺產業經濟量質并舉,高端提升。去年,東臺新晉全省縣域千億俱樂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大健康五大主導產業規模超1200億元,占制造業比重提高到78%。
從國能、魯能、中節能等央企搶灘東臺沿海,引動清潔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到上海電氣、上海玻鋼院等大型國企推進新能源利用與制造互動并進,再到晶澳、智泰、天合等頭部企業花落東臺,加速向晶硅光伏、風光氫儲等產業前沿補鏈強鏈。東臺晶澳采用行業領先技術、智能化設備和綠色低碳系統,生產新一代N型高效產品,構建以綠色技術、綠色能源、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辦公和生活、綠色理念傳播“6+”綠色生態發展體系??偼顿Y180億元的海上能源島“風光氫儲”一體化項目,將協同推進新型電力樞紐和氫電聯合儲能商用、海上漂浮式光伏與海上風電協同、海上氫能成套系統創新應用、中歐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合作、新能源與現代海洋牧場融合發展等子項目,致力打造海上能源綜合開發利用“東臺范本”。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以每年超過30%的增幅高速成長,彰顯東臺制造向東臺智造升級的鮮明特征。形成精密結構件、印制電路板、功率半導體、光電顯示、通信設備等細分領域,涵蓋10個行業23個門類,集聚領益智造、富樂華集團、賀鴻電子等一批為英飛凌、特斯拉等行業巨頭配套的領軍企業,可生產關鍵零部件超6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