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編辦正式批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內部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作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專門工作機構,主要職責是加強相關領域政策統籌協調,推動各項重大舉措早落地、見實效。(人民網9月6日訊)
民營經濟是非公有制經濟的主要經濟組織形式,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都公認,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
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占進出口總額比重為52.7%,同比提高3.3個百分點,已成長為外貿“主力軍”。截至目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累計達1.2萬家,為科技創新和擴大就業做出了重要貢獻。盡管今年以來民間投資有所下降,但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仍然扎實推進,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回升,8月份中型、小型企業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的環比都在上升。
由此可見,無論是中國經濟的短期穩增長還是中長期高質量發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問題都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此次,國家發改委成立一個專門的工作機構,保障民營經濟的權益,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落地,對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將會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民營經濟的活力、動力、創造力必將被進一步激發。
民營經濟工作涉及面寬、政策性強,需要各個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民營經濟發展局的設立,就是要以機構改革、體制改革的方式來更好發揮統籌協調、綜合施策、促進發展的功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以來,從民間投資的促進到涉企服務的優化,從“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到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地各部門出臺了一批政策“大禮包”。有關部門需要在現有工作格局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讓這些政策措施盡快落地見效。
社會各界也格外期待,民營經濟發展局要成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娘家人”。民營企業有哪些關切、訴求,就耐心傾聽;有哪些困難、擔憂,就實實在在地解決;遇到了委屈或不平,更要理直氣壯地為之撐腰。最重要的是,要依法維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到實處。
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離不開穩定、可預期的政策環境。我們應堅決破除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壁壘,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真正讓“自己人”安心搞創新、謀發展,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敢闖、敢干、敢拼搏,我們就一定能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活力充分迸發,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王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