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鹽城:會種田變“慧”種田,田間滿滿“科技范”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行動,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會化服務,鼓勵區域性綜合服務平臺建設,促進農業節本增效、提質增效、營銷增效。

科學種地,聯農帶農。鹽城市一大批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在有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節本增效以及農民增產增收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解決眾多小農戶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劃算的問題,為農業農村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近日,天剛蒙蒙亮,中農網購電子商務公司蜻蜓服務隊的一群年輕人帶上無人機和藥劑,奔赴建湖合作農戶的田間地頭,給水稻大肚期、破口期噴灑農藥。

當前正值水稻陸續破口抽穗,是水稻產量形成關鍵期和重大病蟲防治窗口期,中農網購急農戶所急,派出蜻蜓農服團隊飛防效率高。“一臺無人機相當于30個人工,每臺每日可噴藥400畝至600畝。”中農網購領頭人吳偉說。

中農網購是江蘇克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員企業,2014年起運營蜻蜓農服、農大獅學院等項目,從單一農藥生產供應,向全產業鏈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施行“農資+服務+培訓”模式,植入“互聯網+”思維,大數據采集、云計算分析,建立信息數據庫,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進行智能化植保,幫助中小農戶增收。

“在農村,種地打藥找蜻蜓農服。”中農網購社會化服務的招牌已走出建湖、鹽城,湖南、廣東、河北、黑龍江等地農戶也得到了實惠。“35人的服務團隊,統防統治日作業能力10000畝以上。每畝可節省人力和藥量成本120元左右,實現農藥減量5%以上。”2022年植保飛防面積達96萬畝次。

數字化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的方向。中農網購農大獅云課堂,在線培訓農業經理人、無人機飛手等農村實用人才、新型職業農民。“至目前,農大獅云課堂開辦在線培訓120余期,培訓農戶2萬余人次。”

中農網購在全國建有65個蜻蜓農服示范基地,服務1200多個中小農戶的稻麥、果茶等大田及經濟作物。“每畝物資成本降50元至120元,勞動力成本每畝降150元至200元,每畝為農戶增收300元至500元。”吳偉說,達到統防統治、綠色防控覆蓋率增加,病蟲害損失、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帶動農戶創新創業的“雙增雙減雙創”效果。

從會種田到“慧”種田,朱兆春從小在農村長大,對農業、農村、農民情感深厚。他2016年創辦江蘇眾創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初衷是讓農戶種植更輕松,增收有保障。

“目前水稻全程托管面積超4500畝,稻麥種植服務托管1.1萬畝,統防統治年服務超8萬畝,為276家農戶提供管家式服務。”朱兆春介紹。

“做給農民看”是最有效的農業科技推廣方式。江蘇眾創率先在建湖縣恒濟鎮、慶豐鎮、鐘莊街道等地自主流轉土地,高標準創建生態種植示范基地2600畝和智能化種苗培育中心10000平方米。配備智能設施,遠程農田監測、農事操控,實施可視化遠程技術對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操作和監控。

“帶著農民干”,江蘇眾創成立無人機創新服務聯盟,帶動26名退役軍人和青年農民實現創業致富;農資農事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種植一體化服務;農村金融服務平臺,解決種田大戶融資難;農村電商平臺,解決農戶農產品銷售難。“年實現網銷蟹田晶米、芡實、草莓、葡萄等農產品500多萬元。”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建湖是全國雜交水稻制種大縣,江蘇眾創采用無人機輔助雜交水稻制種授粉,“低空飛行風力幫助雜交水稻父、母本之間完成授粉。”平均每畝增產父本稻谷100斤、增產母本種子50斤。“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當年特意為初創的眾創公司題寫寄語“眾心獻農,創贏未來”。

“眾創公司育苗中心的產能可服務5000畝以上的蔬果種植,預期帶動產值將突破億元。水稻農田監測系統可輻射周邊近萬畝田地,可為300多家農戶提供田間大數據。”讓種植戶心中有“數”、致富有“路”、保障增收增產。

“我們堅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領著農民一起賺。現在為農戶全程托管的4500多畝農田,每畝稻麥增收超200元,帶動周邊100多戶農戶人均增收過萬元。”朱兆春難掩興奮。

走進阜寧郭墅境內的阜寧縣益稼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剛正在向幾位社員、農戶交代水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等病蟲害防治注意事項。合作社2013年始為社員提供信息、維修、倉儲等專業服務,自主種植示范基地5000畝,社會化服務20000畝,以“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帶動56個社員和部分農戶互惠互利、增產增收。

益稼合作社組建栽培技術、機防植保服務隊,建立農機作業質量監管、農資保障體系,配備大中型拖拉機、插秧機、缽苗擺栽機、收割機、植保機、糧食烘干機等機具50臺(套),稻麥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5%。

2016年,益稼在阜寧最早實施無人機防治農作物病蟲草害專業化服務。“現在10臺無人機,每臺每天噴灑800畝,2萬畝作物3天時間完成統防統治作業。”王剛說,病以防為先、蟲以治為主,“比如稻縱卷葉螟,我們專業技術人員傍晚5點左右田間趕蛾,根據飛翔高度與時間長短,判斷打藥時段,精準防治效果好。”

由王剛、黃昆、王娟、姜艷艷自主研發的“水田衛星平整機”,電腦操控,平整度誤差在5厘米內,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該技術對水田后期管理、節能增產增效作用明顯,每畝綜合效益增加150元。

目前,益稼合作社社會化服務年完成機耕1.2萬畝、機防1.2萬畝、機收1萬畝、烘干3000噸。機耕、機防、機收一體化,減輕社員工作量,每畝增收100元左右,贏得農戶認可,社員隊伍不斷壯大。

近日,十幾個村民在阜寧縣維旺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購買農藥,圍著合作社理事長魏維旺咨詢水稻破口前病蟲害防治操作方法。合作社門口擺著“水稻破口前、水稻破口5%—10%、齊穗期”病蟲防治提示牌。

維旺合作社2016年始為社員、農戶提供農資銷售、農產品購銷、全程種植托管糧食烘干、購銷等服務。現在拓展農資直供、農藥零差率配供和廢棄藥包裝袋回收、植保飛防、高效農業等項目,服務東溝鎮及周邊三個村。

5個合作社核心成員引進農業新技術、新機具,購置大中型拖拉機、高效植保機、無人機、糧食烘干設備等配套設施21臺(套)。實行作業、價格、質量、品種“四統一”,承接運營縣小麥、水稻高質、高效及節肥增效試驗、示范基地。

“2022年合作社為村民實施水稻商品化集中育秧25畝,機插1620畝,秸稈機械化還田1600畝,小麥機條播1600畝,機植保3200畝,實現營收63.6萬元,盈余11.4萬元。”魏維旺說,社員提取盈余公積2.4萬元,還增加了周邊部分農民打工收益。

中農、眾創、益稼、維旺等組織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引領鹽城市農業生產經營向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以及綠色化方向發展,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