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無錫:守住“生態本底”,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鮮明底色

  無錫市錫山區鵝湖鎮東與蘇州相城區接壤,北與常熟市交界,處在蘇錫“漕湖—鵝真蕩”生態綠色一體化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核心”。這里,擁有印刷包裝及配套企業300余家,是聞名遐邇的“彩印之鄉”;這里,河蕩眾多,還是養殖甘露青魚的“水產之鄉”。然而,集聚的印刷產業帶來的VOCs排放問題,密布的河道溝渠帶來的水環境治理問題,讓得天獨厚的稟賦變成了發展道路上棘手的難題。

  近年來,鵝湖鎮致力厚植“綠色家底”,守住“生態本底”,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不負時代賦予這塊“福地”的使命。

  印刷集群整治

  從“灰蒙蒙”到一年200多個藍天

  站在6樓辦公室窗前,程鳴棟望著窗外的藍天深吸一口氣,感慨道:“幾年前,這外面灰蒙蒙一片,窗子都不敢打開。”而現在,不僅一年能看到200多個藍天,遇到大氣擴散條件好的時候,還能一眼望到蘇州大陽山景區。

  程鳴棟2007年由上海離職回到家鄉后,從父親的手中接過了現在經營的這家金湖彩印包裝公司。2020年,鵝湖鎮在全市率先開展包裝印刷產業集群VOCs專項整治,他也是第一批投入環保技改“浪潮”的經營者。“每年都花錢買智能設備,光今年就已經買了3臺全自動組裝機。”他說,有了這些設備,不僅減少人力,更大大降低工序中的用膠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所以該花的錢還得花”。

  閑暇之余,程鳴棟常去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追”各類印刷展會,學習了解最新的技術、理念來“武裝”自己。“改進提升印刷工藝,加強源頭減排和末端治理,助力綠色發展是大勢所趨。”他深知,窗外的藍天來之不易。

  離程鳴棟公司5分鐘車程的無錫德華彩印包裝有限公司是一家外企,早在5年前就投資2000多萬元,引進了一套帶有吸附濃縮轉輪的RT0焚燒有機廢氣處理設施。“所有印刷生產線上的廢氣排風管全連接到了RT0上,VOCs去除率超過90%。”相關負責人顧福平說,設備上馬后,進入廠區再也聞不到濃濃的溶劑味了。

  鵝湖鎮生態環境科科長蘇明介紹,經過3年的整治,鵝湖鎮135家包裝印刷企業“綠色”指數顯著提升,其中98家完成了廢氣處理設施改造,13家使用VOCs質量占比低于10%的水性油墨,24家關停了印刷工藝。“幾年前,鎮上高高的煙囪隨處可見,廢氣直排現象嚴重。”在顧福平眼里,如今的鵝湖鎮上空,藍天白云、碧空如洗。

  河道精準施策

  7.99平方公里水域“煥然一新”

  頂著烈日,鵝湖鎮河道治理科科長周祥又來巡河了。全鎮238條河道,不管是市、區級重點整治河道,還是各村(社區)的村級河道,存在哪些問題,又用了哪些整治措施,他都了如指掌。

  “鎮里河道數量占了全區三分之一,基礎大、底子薄。”周祥回憶,2021年以前,鵝湖鎮優Ⅲ類河道僅有區區兩位數。如何“扮靚”河道顏值,愛琢磨的他自從開始和水打交道以后,就想盡辦法治水護水。

  就拿五星河來說,這條泄洪排水的鎮級河道全長2.6公里,地處鵝湖鎮工業園區,周邊生產型企業120多家、餐飲店20多家,經常出現“晴天排水”現象,2022年前水質常年為劣V類。為徹底改善河道水質,解決岸線管口混流等問題,周祥大膽采用了筑壩抽水的“藥方”。

  “我們在支浜筑上五六個鋼管壩,花5天時間抽干8萬多立方米的水,方便溯源整治。”他介紹,通過CCTV影像排查,能準確定位每一個混流管口的問題及原因,再交辦職能部門及村(社區)進行整改。這種“土洋結合”的手段,共發現問題21處,3個月內便全部解決,整改率100%。

  走進周祥不足20平方米的河道治理科辦公室,就像進入一個作戰指揮部,全鎮水系圖、河道整治進度及每條河的河長名字都一一掛在墻上,一目了然。清淤疏浚、控源截污、加裝曝氧推流、種植水生植物……每條河道“對癥下藥”后,鵝湖鎮7.99平方公里的水域煥然一新。

  踐行“雙碳”戰略

  持續探索擦亮綠色生態底色

  今年入夏以來,甘西路上的東浩橋南北兩側排口上各多了一座水泥蓋子密閉的截流井,南側井內伸出的黑色管子,一路向北緊貼橋下繞到北邊綠化帶內接入污水管網;北側的截流井尚未完工投用,與之連接的排口不時有水流入河中,濺起的浪花引得小魚兒在此逗留嬉戲。

  “你們瞧,今天是大晴天,排口中流出的肯定不會是雨水,那就必然是污水了。”帶記者現場探訪的周祥,描述了自己科室創新嘗試的“混流管口末端截流提升工程”:在截流井內設一個沉淀池和提升泵,將非汛期的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沉淀再提升至就近的污水管網,減少排污對河道水質的影響。“計劃改造12個排口,下月全部完成,涉及7條河道,從已竣工投用的8座截流井來看,效果明顯,晴天的污水不會再直排河里了。”

  “無錫城區的排水達標區建設如火如荼,但鄉鎮財力有限,這次12個排口末端截流提升工程就花了60萬元,若將沿街商戶的地下管子全部挖開來重新鋪設,固然能治本,可這筆不菲的費用誰來出?”周祥坦言,截流井應是現階段最佳的應對之舉,工程設計時還引入物聯網傳感器的巧心思:截污井中水位設置了上限和下限,達到50厘米下限水位,啟動截流、沉淀、提升功能,如果下大雨,水位超過150厘米的上限,截流功能就自動關閉,“只能雨污混流直排河里,靠大雨來稀釋污染物了”。

  “在追青逐綠中踐行‘雙碳’戰略,面廣量大的農村是繞不過去的區域,以傳統魚米之鄉的鵝湖為例,如何持續擦亮生態底色,還需要從頂層設計到具體實踐的不斷探索。”無錫市生態環境局一位專家說到。(本網綜合)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