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將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舉行。以“深化互聯互通促進合作共贏”為主題,聚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區域開放布局,總結經驗、深入交流、加強合作,必將讓中歐班列更好牽引“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破浪前行。
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其發展。中歐班列自開行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各有關方面協同聯動、共同努力下,探索出了一條凝聚共識、充滿活力的發展之路,煥發出了合作共贏的強大生命力,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顯示,中國境內已鋪畫時速120公里的中歐班列運行線86條,聯通中國境內112個城市,通達歐洲2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0個城市,以及沿線11個亞洲國家和地區超過100個城市。
中歐班列具有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暢通安全等優勢,是國際運輸服務體系的重大創新。相對于海運和空運,中歐班列運輸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穩定性高,對具有一定運量規模和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產品,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受到沿線各國客戶青睞。經過這些年探索發展,中歐班列已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不僅成為了便利快捷、安全穩定、綠色經濟的新型國際運輸組織方式,也成為了中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滿載貨物、往來西東,古老絲綢之路“再聞駝鈴聲”,一列列晝夜奔馳、跨越山海的中歐班列,正持續書寫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絢麗新畫卷。
古有絲綢之路駝鈴陣陣,今有中歐班列汽笛聲聲,馳騁亞歐的中歐班列,歷經風霜雨雪,打開了發展通道,正奔向新時代新征程。放眼當下,中歐班列不僅聯通了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還通過沿海港口海鐵聯運、西部陸海新通道、長江黃金水道等方式,聯通了韓國、日本等東亞國家以及新加坡、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通過波羅的海、黑海、地中海海鐵聯運及萊茵河水鐵聯運等方式,聯通了英國、北歐各國、地中海沿岸各國以及歐洲大陸腹地,基本覆蓋了亞歐大陸全境,形成了“暢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通道格局。以論壇的舉辦為契機,進一步深化互聯互通,激活中國與歐亞合作的內生活力,就一定能更好重現絲綢之路上的繁榮勝景,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相知跨千年,攜手創未來。”經過夯基壘臺、積厚成勢的十余年,滿載生機和希望的中歐班列,已經從一個初生的“嬰兒”成長為一名朝氣蓬勃的“少年”,正在歐亞大陸上乘風前行、加速奔跑。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通過舉辦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凝聚共識、增強信心,弘揚絲路精神、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深化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共商共建共享,必將推動中歐班列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更好牽引“一帶一路”破浪前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助力沿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文/蘇行,圖/青聲漫語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