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徐州:因“智”而動,乘“數”而上,“智改數轉”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7月19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9月4日,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民營經濟發展局的重大決策部署。民營經濟的發展,又一次成為焦點。在徐州全力打造“343”創新產業集群的當下,民營企業如何插上“智改數轉”的翅膀,成為徐州經濟發展的關鍵增量?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大環境”如何?優勢和意義何在?本期經濟周刊,聚焦深化徐州民營企業“智改數轉”這一熱點話題。

9月8日,徐州市民營企業“智改數轉”推進會在風光旖旎的大龍湖畔舉行。這場峰會,齊聚300余家民營企業,分享數字化轉型實踐經驗,論道“智改數轉”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再次證明——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也大有可為。

“時”與“勢”的激勵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2018年,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智能制造發展的意見》,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為搶抓數字機遇,2022年,徐州印發《徐州市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以產業“數智化”改造作為提質增效的關鍵抓手,加快實施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徐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強有力的信號表明,數字化轉型之勢不可阻擋,徐州民營企業因“智”而動,乘勢而上。

徐鋼集團先后淘汰了2條裝備落后的生產線,重組了周邊2家企業的鋼鐵產能,建設了1座2120立方米高爐、1座120噸轉爐、1座120噸LF精煉爐及配套生產設施生產線;從仿創結合到創仿結合的轉變,萬邦醫藥同步進行著多個高壁壘技術平臺打造及國際化能力的積累;徐州中礦匯弘礦山設備有限公司研發世界首臺“7.5米”超長掘錨機截割滾筒,在內蒙古一帶現代化煤礦使用,實現了大斷面快速、高效、智能化掘進的目標……

徐州聚焦“343”創新產業集群,打造了一批行業共性應用場景、一批數字化標桿工廠、一批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目前,9家企業成為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企業;擁有省級以上智能工廠16家,智能車間85個,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16家,星級上云企業1606家;新增兩化融合貫標企業25家。

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激發轉型動能;“鏈主”領跑,帶動產業升級;細分領域,練就單打冠軍,這是徐州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真實寫照,也是民營企業“智改數轉”的底氣和動力。

記者從市工信局了解到,2023年,徐州繼續把“智改數轉”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通過以大帶小和示范引領,計劃在行業龍頭企業、上市企業、專精特新企業樹立100家標桿示范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1000項,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標桿市、工業互聯網示范區、信息基礎設施新高地。

“敢”與“能”的魄力

翻看徐州經濟的上半年成績單,全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1.8%,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45.9%,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3%和11.5%,民間投資增長8.2%。

從傳統產業到新興產業,從工程機械的核心零部件到高端軟件、大數據、信創服務,民營經濟,已然成為科技創新的新引擎、徐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

走進江蘇吉麥新能源車業有限公司沖壓車間,6臺高大的ABB機械臂在空中揮舞,以前20多名工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整個沖壓流程,現在只需要3名工人操作、巡查。從沖壓、焊接到涂裝、總裝,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上,近百臺“機器人”將數千種零部件化零為整,每3分鐘就有一輛凌寶汽車下線。去年,吉麥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萬余輛,同比增長超過70%。

致力于推動半導體關鍵材料國產化,徐州博康信息化學品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重點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等多個光刻膠重點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在實施光刻膠及電子溶劑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后,博康整條生產線生產效率預計能夠提高20%以上,安全生產系數大幅提升。

不難看出,徐州民營企業早已下得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在轉型升級之路上,登高望遠,勁頭十足!

溯源而上,軟件服務與系統解決方案,正是在“智改數轉”升級之路上行穩致遠的關鍵一招。

賽摩智能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構建智能制造生態圈,從一個裝備制造企業轉型成為提供智能制造綜合解決方案的企業,將企業的合作伙伴以及國內外工廠協同起來,實現從前端零部件到后端總裝、銷售等一體化流程的智能制造;江蘇新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徐州本土軟件服務商,擁有軟件著作權及發明專利130多項,自主研發的“新蝶MES”解決方案獲評省創新創業大賽優秀獎,其數字科技服務平臺入選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

“建設數字中國,民營中小企業是排頭兵。我們將依托徐州市淮海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院,整合優質資源,發揮平臺優勢,幫助更多的民營企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毙熘菔谢春C駹I企業數字化轉型研究院發起人、江蘇新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邢剛說。

“發展”與“責任”的奔赴

在數字浪潮下,“老樹新樹能否發芽結果”,這對于徐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專項服務行動、減稅降費、“政產研學金”聯動……一項項政策措施密集開展,調動起民營企業投資“智改數轉”積極性,跑出徐州經濟發展“加速度”。

今年6月以來,以“賦智、賦值、賦能”為主題,市工信局組織開展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等中小企業服務月系列活動,助力優質中小企業提檔升級,成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一家民營企業能夠修煉成為“小巨人”絕非易事。為持續加大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推進力度,市工信局、市減負辦持續優化完善優惠政策,繼續延續稅費減免政策、延長貸款貼息補貼、固定資產投資補助、貸款利率下調等一系列政策,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

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市工信局正在聯合銀行、券商、投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建立并完善中小企業債券融資、股權融資到上市融資的鏈路,加速推動專精特新企業投融資對接,讓更多的民營企業可以解決融資困境。

同時,發揮“343”創新產業集群鏈主企業引領作用,徐州全力以赴打造標志性示范項目和龍頭企業?!罢a研學金”聯動,切實把專精特新企業打造成為做優做強制造業的關鍵力量,為徐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更足動力、提供更強支撐。

民營企業數字化已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與創新的重要途徑。8月9日,市委、市政府舉辦2023年第三期“政企交融匯”活動,以“企業家換思路,制造業‘換腦袋’”為主題,通過搭建平臺,讓民營企業充分感受到“智改數轉”帶來的活力動力,推進科技創新,搶占新風口,跑進快車道。

徐州通過支持民營企業加快向專精特新和“高精尖”方向發展,切實提升企業“含金量”“含新量”,構筑起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欣欣向榮、百花齊放的民營經濟,正為徐州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