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舟行水上,運河兩岸風光一覽無余,甚至能感知四季,當然或許你還會有點暈船……正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五屆大運河文化博覽會上,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運河元宇宙互動體驗專區吸引眾多觀眾打卡,并與元宇宙空間場景合影留念。
沉浸式體驗碧螺春炒制
還在“未來餐廳”吃了一碗面
此次大運河文化博覽會,以數字賦能,用科技沉浸,讓大運河歷史文化資源“活”起來。運河文旅產業展內,歷史脈絡與人文技術串珠連線,3D全息顯示等先進技術,帶你置身粉墻黛瓦、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的水鄉,體驗觸、聽、嗅、視等個性化的文旅體驗。
走進運河非遺展內的中國茶文化體驗空間,迎面撲鼻而來的清香是西湖龍井茶傳承人正在現場炒制,展區還專門設置了虛擬體驗區,借助AR、VR等數字技術,觀眾自己動手沉浸式體驗采茶、炒茶、泡茶全過程,在多樣化體驗中,品千年茶韻。
當非遺遇上元宇宙,是怎樣的體驗?步入“非遺元宇宙”,帶大家沉浸式體驗碧螺春炒制。在屏幕前,兩只手做出撥動茶葉的姿勢,讓其在屏幕上的玻璃里滾動起來,茶葉隨著溫度的變高會有顏色的變化,從淺綠色變成深綠色。炒完之后旁邊有個按鈕,按一下,還會出來評分。來自南京百工造物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按照茶葉的殺青程度來進行評分,得分取決于茶葉模型和你手的交互程度。500片茶葉全部炒熟了,就是一百分。”
在非遺美食區域吃吃喝喝,機器人來回穿梭送餐,也能充分體驗科技帶來的便捷。面對智能化無人面館機器,只要在屏幕上選擇好想吃的面食,點擊購買后,就能在旁邊看機器怎樣做好一碗面。24小時營業,只需48秒就能吃到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面。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主要是依托智能熟面機、五谷現磨飲品機等智能終端設備硬件設備和配套的物聯網大數據Saas平臺,將主食餐飲標準化,不請廚師、不用廚房,就能搞定餐飲服務。旁邊的紅燒肉機器也“不甘示弱”,早早做好了一碗碗紅燒肉等著大家品嘗,沒想到味道還不錯。當然跟“媽媽牌紅燒肉”相比,估計還是差一點,但作為日夜奔波的都市人的便捷之選,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大運河元宇宙”
帶你身臨其境“乘風破浪”
走進位于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內的大運河元宇宙互動體驗專區,“身臨其境”行舟運河上,在“乘風破浪”中,一邊欣賞大運河沿線自然風光,一邊與“元宇宙”場景中的人物進行互動,解鎖大運河沿線歷史建筑和文化遺產點,體驗運河風情。
仿佛置身一場水鄉婚禮,新嫁娘帶領遠道而來的親朋好友上船,全程體驗水鄉婚禮民俗文化,中間還融入非遺手工藝、運河歷史變遷等文化。參加完婚禮的賓客還能領取伴手禮包。
作為“水韻江蘇”沉浸式游園會的演繹體驗模式延伸,“大運河元宇宙”以蘇州古鎮基于運河而生的水鄉婚禮為創作背景,以沉浸式戲劇為核心體驗方式,基于史實融合傳統文化故事、非遺技藝與沉浸式演繹的體驗方式,打造水韻江蘇運河文化新體驗。
“大家體驗的這艘古色古香的船只,是我們按照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的船模‘西湖畫舫’大仿制而成,可容納12-20名觀眾同時登船體驗。”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大運河元宇宙采用AI數字建模技術,高精度復刻大運河沿線6省2市文化遺產點段,打造線上大運河虛擬平行空間。從杭州拱宸橋、無錫清名橋、揚州瘦西湖,經過安徽、河南、河北,再到大運河天津段、北京通惠河,全流域、全時段、全方位展現中國大運河壯美風貌。
通過虛擬現實、數智人交互、AR合影等數字化應用,實現人物入畫、內外交互,不僅可以與元宇宙中的數智人互動,還可以操作船舵、駕駛畫舫、控制天氣,身臨其境地感受大運河獨有的魅力。并來到打卡點,
此外,大運河元宇宙上線還同步開發了小程序,觀眾在互動體驗區等待時,通過手機可以自由選擇航線和遺產點段進行瀏覽體驗。通過“云上博物”設備,可以參觀大運河沿線文博場館的數字化展覽,也可以欣賞景區、主題線路、創新產品。
據悉,由于整體上做到了可移植、可復用,并可根據不同需要開發成不同版本,因此,此次運博會結束后,大運河元宇宙互動體驗專區所有設備和內容將整體移交給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成為常設大運河元宇宙展廳,為更多公眾共享。
一日千里,一眼千年,元宇宙專區有望打造成為江蘇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標志性產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陳儼 白茹攝影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