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泰州:環境提升擦亮鄉村振興底色,把“詩與遠方”帶到身邊

望水,碧波輕漾;進村,移步移景;入院,別致靜雅……踏入靖江市新橋鎮德勝村,一幅新時代鄉村的水墨長卷鋪展眼前。20日,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泰州市)開幕式上,德勝村獲得“2023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授牌。螃蟹成熟,瓜果飄香,這兩天該村田園接待中心已接待十多批客人。

行走于泰州大地,會發現無數個“德勝村”。近年來,泰州市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推進鄉村振興,農村面貌得到有效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明顯提升。

環境整治催生鄉村蝶變

興化市千垛鎮東羅村最近沉浸在一片收獲的喜悅中,村民在荷塘里采蓮藕、湖蕩里掘芋頭,漁船上撒下一片片大網,收獲滿滿的魚鮮河蟹,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賞景品鮮。

這一切要從村莊環境改造說起。按照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規劃,東羅村連年大動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露天糞坑不見了,破舊房屋翻新了,村道見特色,小橋成景觀,小小村莊竟成為網紅打卡地。

泰州市的村落大多依水而生,因水而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綠水”做起。今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5.4%,新建農村生態河道292.4公里。聚焦農村人居環境痛點、難點、堵點,推進村莊垃圾清理、“三亂”整治等專項行動,實施農村戶廁改造、生活污水治理、水環境整治等重點任務,全市累計完成農村戶廁改造33961戶,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鄉鎮比重達70.2%。

今年7月,泰州市首期農村人居環境美麗指數對外發布,測評結果顯示,全市農村人居環境美麗指數綜合得分92.01分。

如果水是鄉村生態的基礎,那么路則是鄉村發展的命脈。

初秋時節,走進海陵區罡楊鎮夏莊村,首先看到的是新修建的主干道。原本道路老化,路面破損,雨天時常有積水,出行不便。村民呂虎根說:“現在道路變寬,又弄漂亮了,晚上在這散步很愜意。”

近年來,泰州市在整治村莊環境的基礎上,推動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全市農村公路總里程達8924公里,所有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通達率100%。

從“一時美”到“時時美”

鄉村之美,始于“顏值”,久于管理。

經過集中整治,泰興市濱江鎮三聯村處處呈現出如詩如畫的田園風貌。美好環境如何保持,卻成了村黨總支書記褚新成的心事,“不少村民陋習不改,常年請人保潔開支不小?!?/p>

利用群眾智慧、發動群眾參與,“諸葛亮會議”一商量,積分制應運而生。

村干部、人大代表、鄉賢代表、志愿者,共同建立積分考評領導小組,走進村民家中現場評分,實施“紅黑榜”晾曬,積分還可兌換日用品。到了月底,村便民服務點兌換柜上擺滿洗衣液、抽紙、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上榜村民用積分兌換獎品?!拔壹沂堑谝幻?,兌換個凈水器吧!”拿到獎品的村民一臉興奮與自豪。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不斷完善鄉村建設硬件設施的同時,各村也在提升鄉村治理軟實力。

“要把短期任務做成長效機制?!苯邊^大倫鎮朱宣村黨支部書記許如兵說,該村與農戶簽訂房前屋后“三包”協議,發動村民自行整治屋內外環境、美化庭院、參與河道路道清理管護。村里建立人居環境評星機制,達到星級環境標準的家庭,優先評為“文明戶”,享受子女入學、就業創業等政策福利。

在靖江市靖城街道東南村,《東南村村規民約》《東南村美麗約定》深入人心,里面包括禁止類、倡導類、獎懲類等三大類共21條村規。在規定引導下,村民拆除了房前屋后的“攔路虎”,消滅了滋生蚊蠅的垃圾堆。

興化市還從農家小院著手,開展美麗菜園、美麗庭院“雙美創建”,已建成美麗菜園28900個。

從“一時美”到“時時美”,全市各地推廣應用地方標準《農村人居環境建設規范》,健全村規民約、開評選“泰美庭院”、簽訂“美麗約定”,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風文明建設、村民信用評價、生活物資置換等相結合,形成“全民參與、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環境美”帶來“生活富”

美麗鄉村孕育美麗經濟。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大泗鎮大馬村,蓮葉田田,荷花映日,人在花中走,如在畫中游。幾年前,該村還是名副其實的貧困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在5000元左右,村莊環境用“灰頭土臉”形容毫不為過。隨著河道整治,村支書于濤發現,荷花、睡蓮等水生植物可以很好地凈化水質,還能美化全村環境。

現在村里200多畝水生植物園已成規模,有睡蓮40多個品種、荷花110多個品種,此外還種植了黃菖蒲、鳶尾、粉黛亂子草等?!案哳佒怠睅砹恕案吡髁俊?,這里很快成為游客青睞的鄉村游打卡地。

“水生植物園,成了村里的‘聚寶盆’,一年一次的荷花節,成為村里的一張亮麗名片?!庇跐f,村民們種的新鮮蔬菜、散養的家禽及土雞蛋等,經常被游客順便買走。今年荷花節開幕以來,村集體大食堂的訂單量是平時的好幾倍,既增加了村集體收入,還帶動了村民就業和增收。

提升農村環境,發展鄉村旅游,把“詩與遠方”帶到身邊,也把好日子帶到眼前。泰州市以農文旅融合為重點,不斷引入新業態,推動特色田園鄉村連片成群的同時,創新打造鄉村振興先行市(區)、中心鎮和示范村。

小楊村原是姜堰區三水街道的一個偏僻村莊,這幾年組建家庭農場、創辦旅游公司、招引服務項目,動作不斷。去年6月,該村結合當地傳統香菇種植產業,打造“菇菇部落”項目,融合當地狀元文化,打造集研學體驗、科普教育、食用菌銷售、狀元菇宴為一體的菇類主題體驗科普園區。游客蜂擁,活動火爆,當地村民的口袋也越來越鼓。

“這是我今天做的第132個餅了!”泰興市黃橋鎮祁巷村村民余蘭珍將和好的面糊倒入鍋里,用鏟子反復攤平翻面,再撒上一層白糖,一張薄薄的燒餅便出鍋了。余蘭珍今年75歲,已在祁巷村農家樂中央廚房工作7年。她說:“在家門口做事,平均每月能收入4000多元,天天開心得很?!?/p>

入選首批“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祁巷村,如今以研學培訓產業聞名,年接待黨員干部、職業新農人和中小學生培訓14.8萬人次,累計接待省內外各類培訓達80萬人次,規模名列全國村域培訓第一位。

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研學培訓……新產業新業態紅紅火火,泰州市正走出一條“美麗生金”的鄉村高質量發展新路。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