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對符合條件的“小巨人”企業發放獎勵;為每家“小巨人”企業配備服務專員,解決實際困難;實施頂尖人才引進計劃,為企業引進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領軍型人才……近年來,江蘇各地各部門出臺一系列加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成長的硬招實招,有效激發了創新創造活力。
讓更多“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是遵循企業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小巨人”企業深耕細分市場、專業化市場,其創新需求強、能力足,對市場變化感知更敏銳,是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企業群體。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公示名單》,江蘇入選795家,走在全國前列。對“小巨人”企業給予更多呵護,幫助它們走出摸索期,有利于讓其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反之,如果在發展的最關鍵時期因缺乏支持而未能得到“養分”甚至“夭折”,不僅是企業發展的遺憾,也是江蘇經濟轉型發展的損失。
讓更多“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是因應時勢的必然選擇。從江蘇產業構成來看,“小巨人”企業已成為新興產業的增長點、增長極,為全省經濟發展貢獻大量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是搶占未來產業高地的主力軍。天詩新材料科技專注蠟微粉領域多年,突破納米復合和自修復等關鍵技術,補齊國家在關鍵領域的短板,打破國外壟斷;維拓科技潛心攻關,以PDP TRIZ創新數字化平臺為代表的工業軟件填補國內空白,深度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新能源、生物醫藥、汽車電子等新領域新賽道上,“小巨人”企業勇擔重任,已成為推動技術創新的主力。
實踐證明,“小巨人”企業能夠挑大梁、當主角,值得給予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近年來,聚焦“小巨人”企業培育成長的痛點、堵點、難點,江蘇持續推出相關政策。今年初,江蘇印發《江蘇省專精特新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從“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搶占產業鏈發展重要節點”“提升創新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務實管用、操作性強的舉措,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各地、各相關部門要依據實際落實落細政策,吃透原則、制定細則,讓政策紅利充分惠及各中小企業。
讓“小巨人”企業茁壯成長,既需要完善硬舉措,也離不開建好軟環境。要加快建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利審查綠色通道,縮短申請周期;同時,為企業提供“一事一議”等個性化、精準化服務,解決企業最關心、最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培厚創新的沃土,讓“小塊頭”迸發大能量。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傾斜資源要素并配套政策,建立容錯試錯機制,營造寬松和諧干事創業環境,減輕企業及科研人才負擔,讓其得以輕裝上陣,挑戰難題。
在推進江蘇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經濟社會發展對科技創新需求迫切,“小巨人”企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期待更多“小巨人”企業敢為人先、自立自強、茁壯成長,定能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寫下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