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專精特新企業作為中小企業的領頭羊,更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從2020年的10家到2023年超230家,無錫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快速擴容,成為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一股活躍動能。“小巨人”以強大的技術支撐、較高的市場占有率和良好的發展前景,構成了無錫經濟版圖中的明星企業群。
增多變強——折射工業制造實力
近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合肥發布了2023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三張榜單。無錫分別有13家、24家、17家企業入圍,入圍總數連續五年榮登江蘇省首位。
據了解,2023中國企業500強規模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入圍門檻為469.98億元,比上年增加23.73億元。水位線提升使得更為優秀的企業得以“浮出水面”。無錫13家中國企業500強入圍企業,2022年合計營業收入9898.33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43.7%,增幅大大高于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的增幅。
“從‘小巨人’到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顯示了無錫專精特新企業強勁的增長動能,也為其他專精特新賽道的種子選手提供了‘成長’路徑。”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人士表示,今年無錫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在全省排名實現突破,以232家位居省內第二。無錫已提出到2025年底,力爭全市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分別達到10000家、1000家、300家的目標。
“專精特新是無錫制造業看家本領中的一抹亮色。”無錫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何銳玲表示,要完善創新生態鏈條,緊扣“變大、變高、變強”,支持鼓勵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推動專精特新企業上市發展,打造一批鏈主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使之真正成為行業的龍頭、產業的標桿。
能級提升——集聚效應日益顯現
無錫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集成電路、高端裝備、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中的集聚效應正日益顯現。隨著此次一批“生力軍”的入圍,該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中,集成電路企業超30家,占比由10.2%提高至14.7%;高端裝備企業近70家,占比由20.5%提高至29.3%;汽車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車)企業占比由3.4%提高至6%。
從這個顆粒度更細的分析樣本可以看出,隨著“465”現代產業集群和“3010”重點產業鏈建設的推進,“小巨人”正在國家重點發展的核心產業領域、在地區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上破土而出。
實現制造業能級提升,加快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成為突圍制勝的重要抓手。對企業自身來說,走專精特新道路也是實現跨越發展的優選項。憑借高附加值的產品和位居全國前列的市場占有率,專精特新企業在資本市場擁有較強的融資能力,成為IPO蓄水池和后備軍,尤其在科創板和北交所,專精特新企業受到資本追捧。去年11月,該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日聯科技在A股科創板獲得上市委員會無條件免聆訊(免答辯)直接過會,成為無錫乃至江蘇企業上市歷史上的首例,近日日聯科技又捧回了財聯社“2023最具創新力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稱號。
數據顯示,2022年無錫市12家上市公司中有10家是專精特新企業,今年上半年增加的8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是專精特新企業。
持續創新——打造鏈式發展“王牌”
近期,圍繞消費醫療、顏值經濟新賽道孕育而生的全市唯一的C端屬性園區——美兮·皮膚健康園落地,其主導者正是無錫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知原藥業。總經理謝宏偉表示,美兮集合了高校院所和皮膚健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可充分發揮知原在皮膚外用藥領域研、產、銷的優勢以及市場帶動作用。
從全網皮膚用藥排名第一的產品出發,知原藥業架構起了皮膚外用藥產業生態,并向產業鏈兩頭持續發力。專精特新企業數十年深耕于產業鏈上某個或某類產品,在代際傳承中堅持迭代式創新,專注將產品做到極致,在細分領域內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和“獨門秘笈”。數據顯示,無錫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R&D)高達5.9%,而全社會平均水平在3.3%左右。
無錫市專精特新企業大多脫胎于民營企業,隨著這一群體由“小”變“巨”,逐漸走到臺前,在產業鏈中也承擔起更為關鍵的角色。去年,無錫成立了專精特新企業聯盟,聚焦“465”現代產業集群4個地標產業和6個優勢產業,成立了10個產業專委會,開展產業鏈協作配套和數字化轉型提升行動。今年6月,首批專精特新企業高級研修班在上海交通大學開班,50余位企業負責人和高管參加了為期一周的培訓研討。
“專精特新企業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持續創新,能夠專注于客戶的需求進行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做好龍頭企業的配套。”無錫市工信局有關人士表示,隨著專精特新“小巨人”陣容的擴大,下一步要做的是將無錫制造的這一“王牌”推向全國,讓“小巨人”能夠在重點產業鏈的關鍵環節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