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萬家團圓我在崗丨江蘇“小青荷”:我在亞運過生日

“您好,我的電腦連不上網。”

“我來幫您看看。”

“這個系統怎么操作?”

“我來幫您”……

“十·一”假期,正在上大學的00后們有多種“打開方式”:回到家鄉和親人團聚、外出旅行充實自己、忙于考研求職等人生規劃,還有一些00后則堅守在了他們特殊的崗位上,他們是杭州亞運會的志愿者們,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小青荷”。



來自江蘇鹽城的夏霄漢就是一位“小青荷”,他在亞運會期間擔任杭州亞運會主媒體中心(MMC)網絡與通信支持主管助理,“我現在在浙江大學軟件工程專業讀研究生一年級,我本科也是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可以說信息技術類的崗位正好和我們專業對口。”

杭州亞運會于9月23日開幕,但在外人看不見的幕后,“小青荷”們早已進入各自的工作崗位。夏霄漢8月中旬就和志愿伙伴們一道來到了MMC,經過業務培訓后正式上崗,“那個時候這里還沒有完全建好,我們的工作就是協助專業老師搭建基礎網絡和通訊線路,還會參與安裝電腦、電話,搭建機房等等。”

9月18日前后,中外媒體記者開始陸續進駐MMC,他的工作也從“幕后”轉到了“臺前”:在主新聞中心廳內有一個服務臺,這里集打印、語言幫助、信息咨詢、采訪預約、設備租借等多功能于一體。夏霄漢和同學們輪流在此隨時待命,一旦記者們有網絡和計算機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向他們求助。



“我們在的崗位不是賽場,但是能夠和各國記者朋友們溝通,及時幫助他們,對他們在亞運期間工作的保障盡一份力,這是很難得、也很光榮的事情。”“只要有班,6點多就要起床,從學校搭車來到MMC,8點半到崗,一般是下午三點半下班……”他告訴記者,辛苦、忙碌,但也很開心。

比起同學們,夏霄漢的“亞運夢”或許萌發得更早。2019年夏天,高考完的他報名成為了鹽城市運動會的志愿者,“那次體驗之后印象非常深刻,當時我就想,如果我去更大規模的體育賽事做志愿者,又是什么樣的體驗?”當得知自己被浙大錄取后,他就暗暗決定,到時候一定要參加亞運會志愿者的報名。

入學2年后,亞運會志愿者的報名開始了,“好多同學都報名了,大家的積極性非常高。”在經歷筆試、面試等一系列篩選后,夏霄漢如愿被錄取:“很幸運,如果我沒有繼續在浙大讀研,我很可能就要錯過這次亞運會了。”

“其實很多人刻板印象覺得我們理工生就是穿個格子衫、戴個眼鏡,不愿意與人打交道,其實我們也是很想與人溝通的,這也是我愿意做各種志愿服務的原因。”在亞運會服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夏霄漢坦言,專業知識和技能對于自己來講難度不大,如何溝通才是“小青荷”們在此遇到的最大難關。“外國記者剛剛進駐的時候,大家的英語發音有差別,我有時不太適應,聽不大懂,這時候就很著急。后來我多主動與他們溝通,多向翻譯崗位的同學取經,現在已經好得多了。”雖然時間不長,這段難以復制的經歷,對他的社交能力提升大有裨益。



身在“窗口”崗位,他也在與各國記者溝通中體會到了文化交流的魅力。“我回國的時候給妻子孩子們帶什么紀念品比較好?”一位約旦記者在服務臺尋求幫助,“我們給他推薦了糕點和茶葉,一聽到茶葉他眼睛一亮,經過溝通我們才知道,原來‘茶葉’在阿拉伯語中發音和中文很像,記者是聽懂了我們說什么。”駐守MMC的日子,這群00后們發現,從千年前的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亞運會,中外文明和友誼的交往,始終在以不同的形式延續。

“如果不是亞運會,我不知道什么時候還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可以見到全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能夠在這樣規模的體育盛會上見到很多很優秀的人,這都是我們在課堂中學不到的。這不到2個月的時間,已經成為了在我人生無法忘記的經歷。”10月4日,是夏霄漢22歲的生日,這也是他第一次不在家的國慶節。“父母也很想念我,但是我告訴他們,我在亞運會,和志愿者同學們一起,和全世界的記者們一起,很有收獲,很開心。”

作為一位“小青荷”志愿者,想給參與亞運會的人留下怎樣的印象?“來到一個新的國家,對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就是這里的人,我們志愿者給外國記者們呈現了中國友好熱情的一面。”作為00后志愿者,夏霄漢感覺自己和同學們正是代表了中國年輕的一代,“外國朋友對中國的印象也是在不斷變化的,‘小青荷’們絕大多數都是00后,我們代表的是年輕的中國,我們的形象就是嶄新的中國形象。我們想讓外國友人們,從我們身上看到中國發展之快,看到一個具有活力、開放包容、強大的中國。”

新華日報·交匯點特派記者 姚依依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