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辦會”、百家知名企業“組團”參展、首批“城鄉建設雙碳“先導區”首次亮相……10月10日,由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江蘇省分會主辦的2023江蘇綠色低碳建筑國際博覽會在南京開幕,新江蘇記者現場探會。
展覽規模達12000平方米,30余場配套活動精彩紛呈
本屆博覽會以“綠色城鄉,邁向更低碳的未來”為主題。展覽展示規模達12000平方米。新江蘇記者關注到,展館設置了全省成果展區、推介發布區、體驗房/智能家居展區、開發/設計/咨詢/研發展區、新型結構體系/裝配化裝修展區、綠色建材展區、智能建造/可再生能源展區、和美鄉村展區等特色展區。此外,為進一步增強觀展體驗,博覽會還聚焦裝配化裝修、智慧家居、適老化改造等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內容開展了技術交流和成果展示。
據主辦單位介紹,本次博覽會共吸引100多家國內外企業參展,展示國內外綠色低碳建筑、城鄉綠色低碳發展實踐、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美麗宜居城市等領域的最新技術成果。值得一提的是,參展企業中,新能源、新材料、數字化、智能化和先進制造企業占比超過53%。
首批城鄉建設雙碳“先導區”啟動,力爭2028年實現碳達峰
2023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啟動“城鄉建設碳達峰碳中和先導區”建設,確定了無錫錫東新城、蘇州高鐵新城為首批先導區(以下簡稱:先導區)。博覽會上,兩個先導區正式啟動。“兩地將探索先行先試,以點帶面推動全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工作。”據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綠色建筑科技處處長蔡雨亭介紹,兩地將依據建設實施方案,各自在2平方公里左右的集中區域內,全面開展低碳基礎設施、低碳園區、低碳建筑建設,力爭2028年提前實現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
“無錫作為蘇南支撐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建設生態宜居城市,推動建筑行業綠色發展中,走出了一條具有無錫特色的低碳發展之路。”無錫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黃偉祥在推介會上表示,無錫將加快推進先導區建設,成立國內首個政府“雙碳”雙控管理平臺、全省首個0碳科技產業園,打造全省首個政府樓宇能源托管項目等具有鮮明特點的無錫案例。
“截至2023年上半年,蘇州已取得綠色建筑標識項目累計達到了1844項。”據蘇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焱介紹,蘇州高鐵新城作為首批先導區之一,總用地規模超2平方公里,整個城區以低碳生態理念進行開發建設,創建范圍涵蓋辦公建筑、旅館建筑、商業建筑、文化建筑、觀演建筑、住宅建筑、鐵路旅客車站等豐富的功能業態。
“智”造添“新”意,綠色建筑成果集中亮相
新江蘇記者探會發現,不少建筑企業帶來的技術裝備“新”意十足,將綠色低碳理念較好地融入了建筑當中。在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展位上,一款立面光伏裝置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我們通過算法得出太陽照射角度,并實時調節反光板方向,使光伏板獲得最大效率。”據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數字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佳石介紹,該款“多模態自適應光伏立面”由東大院與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建筑運算與應用研究所共同研發,通過手指型動態反射光伏系統將太陽光反射到光伏板上。
一塊大屏縱覽整座城市“生命線”,在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供水、燃氣、雨水等管線運行情況可在電子屏上一目了然。“我們根據不同專項單位的需求,設計軟件并匹配對應功能,可實現全流程數據治理。”據中興通訊產業數字化方案部“城市生命線”項目展臺工作人員王居敬介紹,目前軟件平臺涉及燃氣、供水、施工、電力等九個專項,每個專項都有對應的功能設計和相關的模型。“每次地下水管道爆裂時,都需要對道路‘開膛破肚’,我們設計了風險評估模型,以引發城市供水爆管的各項因素為輸入信息,包括供水DMA分區、分區漏損率、目標控制點信息、地下管線情況及建工程活動情況等,建立評價模型,對爆管可能性提前進行防范,并且以供水管網關鍵點放置的傳感器作為監控手段,以達到預測風險,及時預警的目的。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王宛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