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大數據集團,可以說是數字蘇州建設的集成商。眼下,以集約共享為理念,“一體在線、整體聯動、業務協同、精準智慧”的數字政府正在快速建設,讓城市會思考,市民更方便。
我們的城市每天都在產生巨量的數字,早高峰的路段,每秒鐘產生超3萬條數據;供排水管網,每秒鐘近1.8G流量;一座大型商業綜合體,每秒鐘約2.6萬人流......這些數字既是城市活動的軌跡,也是城市治理的密碼。如果城市會思考,如果數字會說話,我們的社會、生活將如何運轉呢?
在蘇州,哪里有積水,早早就能看得見。
蘇州市大數據集團城安院科技裝備部負責人劉兆前介紹,在下穿隧道,還有橋梁底下,會裝電子水尺,監測的數據也會實時地傳到“駕駛艙”。
數字蘇州駕駛艙運營經理管倩介紹,比如可以看到整個區域的下穿立交的一個感知設備的情況,除此之外,還有“雪亮工程”的18.89萬路的視頻資源,實時地可以對這些河道水位的一個情況進行點調和輪巡,通過接入互聯網的數據,還有一些政務的數據、群眾的聲音,通過這些數據的綜合研判,去感知整個城市積水的一個態勢來做處理。
水、電、燃氣、道路等等,被稱做“城市生命線”。這條“生命線”如何更好地被守護?蘇州大數據集團開發了技術底座。在數字蘇州駕駛艙里,“城市生命線”監管平臺正在建設,住建、資規、城管等5大部門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數字說話,讓城市安全治理從“被動應對”走向“主動監管”。如今,數字蘇州駕駛艙還在深度延長功能,提供移動端的服務。
數字作為工具讓城市細枝末節的管理也能夠觸手可及,而這樣的駕駛艙正在延伸到10個縣級市(區)。
數字相城駕駛艙即將啟用,蘇州市相城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杰介紹,充分與“數字蘇州駕駛艙”對接,實現了數據、指令、調度、能力和情報等5個方面的聯動,比如復用了“雪亮工程”、遙感監控、輿情數據等一些共性能力,一體化建設了區、鎮、村“數字駕駛艙”體系,向上可以與市級的“駕駛艙”互聯互通,向下指令又可以達到街鎮、村居,直至一線網格人員。
在蘇州,數字賦予城市的不僅是一種經濟形態、一種管理工具,也是一種生活方式,在蘇州人的手機里基本都有一款APP “蘇周到”,政務、生活它都行。
如今,“蘇周到”用戶總數突破2280萬,它的“伙伴”“蘇商通”累計接入惠企應用200余項。城市會思考,生活更方便。
蘇州市大數據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安志介紹,建設了一個統一的一體化支撐平臺,這個平臺包括技術底座和數據底座在內,特別注重的就是集約化建設,著力在推動數據資源的融合共享,未來,通過服務數字政府的建設,讓城市治理更加的智慧化、精準化,讓市民體驗更加好。
來源:蘇州新聞
記者:劉洋、陸勁云、戴茵其(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