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又吹新絲路
穿山踏水萬里行
徐州廣電傳媒集團與徐州淮海國際港務區
聯合推出特別策劃——
報道團隊從徐州出發,沿著“陸上絲綢之路——中歐班列”和“海上絲綢之路”,跨山越海,穿行9個國家,探訪徐州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重要城市的商貿往來、文化交流,講述新時代的絲路故事。
火鍋,熨帖中亞人的胃
一味解鄉愁,他鄉亦故鄉。一頓火鍋,足以慰藉思鄉之情,滿足味蕾上的享受。
“陸上絲綢之路”報道團隊來到了一家位于阿斯塔納的火鍋店。朝著店門走去,一曲濃濃異域風情的音樂從弱漸強,店內食客爆滿的景象,超乎我們的預料。原來,這個集熱情、歡樂和美味于一身的中國美食,早已俘獲當地人的心。
一個吉爾吉斯斯坦人,為什么會開火鍋店?蓋瑟的理由很充分,他有過在中國學習廚藝的經歷,也喜歡吃火鍋,最重要的是火鍋做法簡單。
然而,當地人真的懂火鍋嗎?蓋瑟苦笑道,一開始當地人不大愛吃,他們大部分還不會用筷子,吃火鍋都是用刀叉,甚至需要服務員把食物從火鍋里撈出來,他們再吃。
“剛開始的時候,這里的人還會問很多奇怪的問題,比如啥叫鴛鴦鍋?牛肉丸為啥是圓的?火鍋明明沒有冒煙為啥食材還燙嘴……”蓋瑟坦言自己一開始也似懂非懂,無從解釋?!皬哪菚r候,我們才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僅是火鍋,還要學習和宣傳中國的餐飲文化?!?/span>
而如今,當地人從不懂火鍋,到喜歡吃、會吃火鍋,蓋瑟說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和全體店員就像一個個中國餐飲文化的傳播者。
辣椒,在中亞依舊是火鍋的“靈魂”
在蓋瑟的火鍋店里,當地食客大多不太能吃辣,而中國食客特喜歡吃辣,因此在本土化的經營中,蓋瑟要兼顧雙方。
誠然,辣與不辣,都體現在一顆辣椒上。
“中國的辣椒,有魔力。”蓋瑟說,從中國來的辣椒品種多樣,從不辣到微辣、中辣、特辣,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在哈薩克斯坦市場,從一顆辣椒種子到一瓶辣椒醬,來自中國的辣椒正通過中歐班列,源源不斷地運送到這里,最終成為蓋瑟火鍋店里美味的調料。
今天隨處可見的辣椒,其實是舶來品。
古老的絲綢之路,為中國送來辣椒。走陸上絲綢之路,辣椒在我國西北種植,被稱為“秦椒”;走海上絲綢之路,由葡萄牙傳到我國閩浙一帶。而如今,這個400多年前的舶來品,又沿著絲綢之路,以全新的面貌走向“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滿足人們的味蕾之需。
從第一家到第七家,火鍋成為“致富鍋”
最近一次來阿拉木圖,蓋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采購新店開業需要的餐具?!靶碌暌苍诎⒗緢D,是我們開的第七家火鍋店?!鄙w瑟不禁嘴角上揚,用手比劃著“7”的手勢。
這個具有當地民族建筑風格的巴扎,音譯成漢語叫白依薩特。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瑯滿目的各色商品讓人應接不暇,讓我們想起了徐州的朝陽和宣武市場。
蓋瑟介紹,這里絕大部分的商品都來自中國,也是自己創業夢想開始的地方,說著他忽然停下來指著西北角的“YIWU MARK”商鋪告訴我們,此前阿拉木圖的三家火鍋店餐具,都是從這里購買的。
徐州廣電記者丨顧娜 程姍姍 朱詠剛 王忠耀 權全
美編丨鄭好 徐鑫 胡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