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南昌市主持召開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長江經濟帶覆蓋我國11省市,橫跨東中西三大板塊,國土面積雖然只占全國的21.4%,但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因此,譜寫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意義重大。
謀長遠之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從長遠來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根本上依賴于長江流域高質量的生態環境。要毫不動搖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在高水平保護上下更大功夫。”長江經濟帶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因此,長江沿線要站在更宏闊視角,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崇高境界,認真貫徹落實《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統籌陸海開放等有關要求,謀長遠之勢,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后世、惠澤人民。
行長久之策,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江經濟帶事關全國發展大局。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能源安全、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以一域之穩為全局之安作出貢獻。”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長江流域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推進長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庫、左右岸、干支流的協同治理,推動各地區協作、聯動發展,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建久安之基,要有“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從2016年起,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重慶、武漢、南京、南昌主持召開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為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指路定向、擘畫藍圖。長江不僅是我國最大的河流,也是重要的生態寶庫。長江經濟帶各級要牢固樹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把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激發全流域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全力譜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更好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長江奔流不息,發展永不止步。讓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謀長遠之勢、行長久之策、建久安之基,奮力譜寫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真正使黃金水道產生黃金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