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從前三季度來看,生產供給平穩增長、市場需求邊際改善、發展質效穩步提升、企業信心修復回暖,高質量發展勢頭進一步鞏固。《江蘇新時空》今起推出系列報道《篤定信心 攀高向新》,展現各地各部門抓經濟、促發展的拼勁、韌勁、干勁,見證江蘇經濟的韌性與活力。首先來看看,享譽全球的“江蘇制造”如何拼出新氣象。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新三樣”保持高增長】
省工信廳最新工業運行分析顯示,進入下半年,江蘇工業增速逐月抬高。前三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高于全國,13個設區市工業增加值均保持正增長;被譽為“工業晴雨表”的工業用電同比增長6.6%,也印證了當前工業回升向好的態勢。
工業恢復向好與江蘇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密不可分。今年以來,被譽為工業“新三樣”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太陽能電池保持高速增長,帶動江蘇工業產品綠色轉型加速。在徐工高端智能商用車生產基地總裝分廠,正在下線的新能源重卡即將發往國家重點工程項目。與此同時,徐工首臺套動力電池也于近日下線,預計未來產能將達到15GWh。
徐州徐工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孫連才說:“徐工汽車前三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30%、新能源產品線同比增長65%。新投產的動力電池項目將進一步提高產品開發效率,保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助推徐工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
從全省來看,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量增幅超64%,全國占比為11%;動力電池增長25%左右,全國占比超35%;太陽能電池增長超47%,全國占比31%。“新三樣”為工業“穩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撐。此外,重點行業也保持平穩運行。其中,機械行業得益于汽車、船舶的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4%;電子行業受消費類電子回暖,以及光伏、電池制造強勁增長的帶動,同比增長7%;石化、輕工行業總體穩定。
【主動作為拓市場 中小企業逐步復蘇】
在產業結構優化的同時,面廣量大的江蘇中小企業奮力開拓市場,復蘇步伐不斷加快。1-8月,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運行總體穩定,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總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在鹽城鹽都尚莊鎮的江蘇鹽電閥門有限公司,剛剛下線的這批閥門即將發往下游企業。公司本來是純出口的外貿企業,但近兩年他們逐步把目光轉向國內,希望搶抓國內大循環機遇開拓更廣闊市場。公司避開存量市場,加大研發投入,為蓬勃發展的光伏、煉化、深海鉆井設備等行業研發新型閥門,不僅成功替代進口,還成長為“小巨人”企業。
江蘇鹽電閥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昌躍說:“這幾年,我們企業積極投入到國內大循環中去,國內市場已經成為我們新的增長點,4年時間企業銷售翻了一倍。”
從9月當月來看,江蘇工業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主要經濟指標邊際好轉,主要工業品價格下跌趨勢緩解,全省各地將進一步落實幫扶紓困措施,力促大項目盡早投產達產,幫助企業融入國內國際產業雙循環,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工業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