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最近結束的江蘇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百日行動”,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在“百日行動”中,江蘇省通信管理局不僅建強反詐隊伍,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等深度對接合作,還在通信行業加大源頭治理力度,用科技打磨出反詐利器。
經過百日攻堅,全省實現電信網絡詐騙警情數、立案數、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29.3%、28.2%、44.3%,破案數、抓獲數同比分別上升19.2%、20.8%。記者從江蘇省通信管理局獲悉,該局組織成立省市縣三級反詐專班,全省抽調近百名業務骨干集中辦公,實現快速溝通、快速應對、快速決策;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建立緊密順暢的涉詐數據共享、線索核查溯源等協作機制,“百日行動”期間協同倒查典型案件2600余起。
涉詐識別模型、渠道黑名單庫、涉詐黑終端庫等三類數據信息,在4家電信運營商之間共享,做到“一點加黑、全網受限”。“百日行動”期間,全行業共享黑名單3.8萬余條,累計對6200余名不良信用通信用戶開展通信懲戒。
對于反詐來說,加大源頭治理力度至關重要。省通信管理局要求各電信運營商嚴守“實名入網關”,持續深入推進“斷卡”“打貓”專項行動;推動開展涉詐語音專線、短信端口、寬帶實名“起底式”清查;對新業務、高風險存量業務啟動涉詐風險評估。“百日行動”期間,全行業累計清理風險號卡164.9萬張、語音專線52條、短信端口90個。
科技創新打磨出反詐利器。“百日行動”以來,以“涉詐電話接不通、涉詐短信收不到、涉詐鏈接點不進”為目標,全省通信業不斷筑牢反詐屏障:針對電話渠道,聯合公安機關在南京、蘇州試點IMS網絡被叫保護系統,7月以來兩地電話詐騙案件同比下降38.8%、42.9%;針對短信渠道,升級垃圾短信攔截系統,全省短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69.6%;針對互聯網渠道,優化詐騙網站智能識別攔截平臺處置流程,將識別攔截處置時長由30分鐘縮短至10分鐘以內。
此外,全省通信業持續開展公益“閃信”、短信預警服務,為反詐民警、輔警開通統一的反詐視頻彩鈴業務,形成反詐宣傳的可視化名片,并向公安機關推送易騙人群線索、配合發送反詐公益短信20.4億條。電信運營商推出按需關閉國際及港澳臺電話、短信接受服務功能,為110萬個號碼關閉境外電話短信接收功能。
省通信管理局表示,將把“百日行動”中的扎實舉措轉化為常態化機制,不斷推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走深向實,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徐冠英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