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超過3400家參展商和39.4萬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全面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百余名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全球總部高管確認來華參加進博會,規模創新高;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達289家,超過之前歷屆水平……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行。這是新冠疫情后進博會首次全面恢復線下辦展,新朋舊友熱情高漲共赴“進博之約”,同享發展機遇,將為加快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不以山海為遠,不以萬里為遙。作為全球貿易發展史上的創舉,2018年11月,首屆進博會在上海“初試啼聲”。在開幕式上,中國向世界莊嚴承諾:“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要年年辦下去,而且要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無論風雨、不顧險阻,六年來,進博會年年如約而至、越辦越好,中國開放惠全球。數據是最有力的證明,前五屆進博會,13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國家綜合展,首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約2000項,累計意向成交額近3500億美元。今天,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與進博相約,與上海相聚,與中國相知。透過媒體報道可知,今年參展的3000多家全球企業里,有約200家企業連續6年簽約參展,約400家企業時隔兩年以上回歸參展。次次來、年年約、歲歲聚,進博會“朋友圈”不斷擴容,折射出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幸運的中國“四葉草”助力海外企業深耕中國,開放不止步的中國“四葉草”正為全球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動力。一年一度、“永不落幕”的進博會,生動詮釋了“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的決心。
中國大市場,世界大機遇。全球十五大整車品牌、十大工業電氣企業、十大醫療器械企業、三大礦業巨頭、四大糧商、五大船運公司的參展,以及超過400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的集中展示,都表明第六屆進博會釋放出了強“磁力”。6天的進博會,365天的中國大市場,無論是“初次邂逅”還是“再續前緣”,擁抱中國大市場的全球展商必將滿載而歸。以進博會為原點,一件件展品、一份份合同、一項項協議,不斷化為現實,讓中國經濟的潛能持續釋放,必將更好成為全球經濟“穩定器”。
開放結碩果,攜手啟新程。一屆屆進博會的成功舉辦,一個個成交數額的昂揚向上,見證著新時代中國“開放永不止步”的不懈追求。面向未來,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凝聚起“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的廣泛共識,世界各國就一定能共同攜手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