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習近平指出,2018年以來,進博會成功舉辦五屆,依托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11月5日人民網)
東海之濱,黃浦江畔,“四葉草”再迎八方來客。第六屆進博會如約而至,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齊聚上海,共赴進博之約。習近平主席向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致信,充分肯定進博會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刻分析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貿易走勢,對進博會繼續發揮好窗口和平臺作用寄予殷切期望、指明前進方向,再次表明中國向各國開放市場的真誠意愿,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開放的決心,為世界經濟復蘇發展提振信心、注入強勁動力。
東方之約,全球之益。2018年,中國正式開啟了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面對逆全球化暗潮涌動、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等挑戰,進博會年年如約而至,屆屆客商云集,給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的世界帶來了“溫暖的春風”。進博會走過5年,成績單十分亮眼:累計注冊觀眾超200萬人次,13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國家展,企業商業展參展商1.5萬余家次,累計意向成交額近3500億美元。本屆進博會,289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展覽面積約36.7萬平方米,均超歷屆水平;全球十五大整車品牌、十大工業電氣企業、十大醫療器械企業等確認參展……越辦越好的進博會,讓世界看到了“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的發展邏輯,折射出中國市場的巨大吸引力。
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更需各國同舟共濟、共謀發展。各國都應該拿出更大勇氣,積極推動開放合作,實現共同發展。致信以“加快提升”“充分發揮”“更好提供”為關鍵詞,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等“三大定位”提出新要求,這既是對進博會功能作用的強化提升,也彰顯了中國堅定推進高水平開放、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堅定決心。“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約企業展面積較上屆增長約30%;參加國家展的69個國家有16個是最不發達國家;通過提供部分免費展位等方式,中國推動最不發達國家特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以更開放心態和舉措,共同把全球市場蛋糕做大、把全球共享機制做實、把全球合作方式做活,中國一直在行動,為促進各方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注入更多動能。
中國搭臺,世界共享。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許多參展商從“試試看”到“年年來”,眾多展品從“首發首秀”變“熱銷爆款”……進博會持續釋放吸引力,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臺作用愈加凸顯。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越是道阻且長、困難重重,越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理念,堅定不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以舉辦第六屆進博會為契機,中國將與各方繼續攜手同行,向世界敞開懷抱,以中國式現代化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世界各國的現代化,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