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進博會會期過半,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記者了解到,截至11月7號,中央企業交易團、國家衛生健康委交易團、相關地方交易團共舉辦85場集中簽約活動,達成合作意向近600項。江蘇南京、蘇州、無錫、揚州等地也紛紛組團積極赴展,挖掘投資合作機遇,擴大海外貿易“朋友圈”。
蘇州是江蘇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改革開放的先行軍。自進博會舉辦以來,蘇州交易分團采購商注冊數、成交額及專業觀眾報名人數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本屆進博會,蘇州專業觀眾注冊單位超3200家,開幕首日,蘇州交易分團就實現意向成交額13.99億美元。在11月6日舉行的相聚進博·2023蘇州開放創新合作交流會上,瓦克化學有機硅乳液和硅油擴建項目、英佰達醫療器械研發制造項目等20個外資項目進行了簽約。
活動現場,惠普大中華區副總裁鄭紅分享了與蘇州合作發展的情況和感受:“惠普在江蘇昆山、太倉、常熟、蘇州工業園區也擁有眾多供應鏈配套企業,其中約40家位于昆山。作為長三角制造業強市,蘇州的崛起靠的是扎實的制造業,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優勢,制造業能力強、配套能力強、物流成本低,同時擁有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和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這些都是吸引外資企業長期扎根蘇州,服務蘇州的有力法寶。”
如今,進博會不只是外資企業同臺競技的舞臺,也成為了各地交易團招商推介的競爭擂臺,多地省市和商務廳“一把手”親自上陣組織招商引資等工作。進博會期間,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帶隊在上海對接企業洽談合作,見證多個項目簽約。例如阿斯利康宣布在無錫增資近4億美元,未來國內上市的小分子藥物將在無錫新工廠實現從制劑到包裝,并供應國內及海外市場。
揚州市正開展“百家企業進博行”活動,組織揚州企業赴進博會觀展、采購、尋找商機。其中,中國銀行揚州分行順利撮合揚州歐亞立日化有限公司和韓國外商現場簽約,雙方達成合作意向5000萬元人民幣,簽下了本屆進博會貿易對接會中國銀行專場的“江蘇首單”。中國銀行揚州分行高級經理倪秋云介紹:“目前有兩家揚州企業與外商簽約,另一家簽約企業是揚州蘇羊醫藥有限公司,簽約方是印尼的一家企業,將進口化妝品、燕窩等商品。兩家企業意向簽約金額8000萬元,也基本達成了我們的目標。”
此外,江蘇各地買家大方出手,開啟“買買買”的模式。進博會的“元老朋友”無錫天鵬集團已經從簡單的采購延伸至提供服務,建立深度合作關系。本次進博會天鵬集團董事長季欣帶隊赴會,與加拿大加能健康集團等多家展商簽下采購訂單或戰略合作協議。季欣說:“我們通過開拓國際視野,對接國外企業,發掘優質的進口食材,密切關注并引進優質進口豬肉產品、歐洲及南美高品質牛肉和北歐及美洲高端海鮮產品,構筑進口食品企業和老百姓廚房餐桌之間的橋梁紐帶。”
從東南亞的水果到新西蘭的牛奶,從日韓的化妝品到歐美的創新藥械,進博會推動一系列展品變商品,也為促進消費增添了新動能。如首屆進博會上,俄羅斯進口帝王蟹還是“稀罕物”,現在已經“走”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價格也從上千元降到699元,10月底,其在盒馬的銷售增長了2.8倍。今年盒馬攜帶超過200款商品參展,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一些引進的商品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的情況,他們完成了從“全球買”到引進原料“中國造”,再到布局全球供應鏈“全球造”的三級跳的過程,以便更好服務國內消費市場。
展位工作人員何嫣介紹:“我們接下來會有很多垂直細分品類的打造,比如說小藥箱系列,我們進口了很多的針對各個功能的商品,把它組合成不同的藥箱,如家庭常備小藥箱、打工人回血小藥箱……通過這樣的消費洞察,在用戶最需要的時候提供給他們。這都是依托進博會首發的商品,大概在1月后都可以購買到。”
(江蘇新聞廣播/彭迪帆 丁風云 劉正則 王雨竹 揚州臺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