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江蘇常州:探索污水治理“新路徑”,打造太湖綜合治理“新樣板”

踐行“兩山”理念,以生態治理重構高質量發展新格局,今年7月底,常州市江邊五期及污水資源化利用工程(以下簡稱“江邊污水五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該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增污水處理及尾水資源化利用設施,污泥厭氧消化綜合處理設施以及光伏發電、水源熱泵、管網泵站等配套設施,廠區工程預計2025年12月竣工。工程竣工投運后,江邊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規模將達到70萬噸/日,為全省最大。



作為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生態中軸建設、節水型城市、低碳“無廢城市”和新能源之都建設的重點項目,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將踐行節能減排理念,以爭創“魯班獎”為建設目標,將先進科技融入智能、綠色、低碳、創新等元素,探索污水治理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打造成太湖綜合治理的常州新樣板。

站位:量質賦能

作為新一輪太湖治理的重點項目,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創新方式方法,為守護太湖萬頃碧波的旖旎風光貢獻排水智慧與力量。

過去,污水收集處理減少入湖河道污染往往是太湖治理的第一要務。但現在,隨著今年6月《推進新一輪太湖綜合治理行動方案》的出爐,太湖治理由過去的污水治理向生態治理轉變,要求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開展治太工作。市排水管理處立足職能分工,全力抓好任務落實,通過水環境、水生態、水資源“三水統籌”,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作為太湖的上游地區,常州十分注重城市污水治理工作。近年來,在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工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城市污水收集范圍顯著增加,江邊污水處理廠緊跟發展需求,實現自身體量升級,污水處理規模已達到50萬噸/日。

據悉,在現有基礎上,圍繞太湖治理“減磷控氮”目標,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將新增污水處理規模20萬噸/日,污水處理出水將達到地表水準IV類標準,污水處理峰值系數采用行業最高標準,實現污水廠擴建和提標改造同步推進,確保污水處理能力和出水標準雙提升。

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建成后,江邊污水處理廠將成為江蘇規模最大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屆時,必將打造為成太湖綜合治理的常州新樣板。

行動:協同賦效

為確保江邊污水五期項目如期開工,市排水管理處緊盯時間節點,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效率手續、高強度推進,全力以赴做好開工前的各項前期工作。



高起點規劃。據悉,早在2001年,市排水管理處便在全市城市排水專項規劃中考慮江邊污水處理廠總體布局事宜,同步提前謀劃預留用地,便于后期污水處理提標改造、污泥處理設施升級等實施;充分考慮既有建(構)筑物空間位置,科學合理規劃江邊污水五期項目廠區工程平面布置。

高標準設計。結合排水行業發展需求及問題,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將污泥處置、光伏發電、水源熱泵、中水回用等污水資源化利用理念融入項目設計,力求項目設計高質量;充分發揮“廠站網”“建管養”一體化優勢,匯集前期、施工、運維等多方面力量,共促項目設計高經濟性;依托設計、編標、跟蹤審計等單位的全流程參與,提高項目控制價質量,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高效率手續。為保障項目如期開工,盡早發揮環境效益,市排水管理處強化與市發改委、市資規局、市生態環境局等行政審批部門溝通協調,在確保合法合規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前期審批進程。江邊污水五期工程自立項至開工共計完成項建、可研、初設、環評等15項全流程審批手續,歷時15個月,前期耗時遠低于同類項目。



高強度推進。加強與市有關部門聯系對接,確保項目納入市級重點,爭取更大支持;定期向市住建局報告項目進展,時刻繃緊進度之弦,確保項目進度不停步;明確“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分工明晰、責任到人,確保各項工作任務高效推進。以質安監及施工許可為例,辦理過程共涉及合同簽訂、專戶辦理等40多項工作內容,經辦人員各盡其責、各司其職,造就自中標通知書下發起僅11天完成辦理。

綠色:低碳賦勢

污水處理屬于高耗能行業,有效利用污水資源實現能源回收成為推動污水行業低碳運行和節能降耗的關鍵環節。

多措施答好資源利用“重點題”。

據了解,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圍繞國家雙碳戰略,轉型治理方式,充分利用污水資源實現能源回收,推動污水行業盡早實現低碳運行和節能降耗。



一是采用“光伏+”模式開展光伏發電設計。該工程將充分利用污水廠構筑物上部空間,總裝機容量達到15.7兆瓦,通過收集太陽能,實現電力“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預計年節約電量1600萬度。

二是變廢為寶,實現能源回收利用。五期工程將對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進行厭氧消化處理,通過厭氧消化,污泥里面的有機成分可轉變為沼氣,沼氣用于發電,提純后還可以變成甲烷(燃氣),工程預計新增污泥厭氧消化綜合處理600噸/日,隨著末端污泥產生量的降低,污泥處理費用也進一步節省。除污泥外,江邊污水處理廠在未來還將實現“污水、污泥、餐廚垃圾”同處理新模式,餐廚垃圾有機物含量很高,有機物進入污泥消化系統,產氣量就會大幅增加,隨之電量也會大幅增加,從而為“無廢城市”的建設預留空間。

三是實現尾水資源化利用。經江邊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尾水將進一步用于河道的生態補水,有益于改善區域支流支浜的水環境和水生態,將工程水逐漸向生態水轉變。另外,江邊污水五期還將污水處理尾水廣泛應用于工業、市政等用水領域,實現“一水多用”和“分質供水”,年節約水資源不低于1000萬噸。

據悉,僅通過電能回收、熱能回收、中水回用等多種手段,江邊污水五期工程預計可實現年碳減排3萬噸以上,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優化工藝答好資源集約化“必答題”。

作為全省領先的綠色低碳綜合示范項目,針對太湖治理總氮控制目標,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工藝路線將采用國內最先進的“AAO+AO+反硝化深床濾池”工藝,確保總氮去除效率進一步提升。江邊污水五期投運后,可實現新增年減排COD_Cr(化學需氧量)1.89萬噸、總氮1900噸、總磷340噸。另外,為考慮遠期政策需要,減少環境污染,江邊污水五期還將利用臭氧對有毒有害物質進行去除,尤其是面對新污染物帶來的挑戰,市排水管理處提前謀劃,統籌考慮,為全市高質量建設獻計獻策。

合理布局答好資源集約化“提升題”。

按照“集約化、智慧化、信息化”綜合建設要求,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將整合廠區布局,集合資源化利用項目于一體。以“能源利用、安全管控”為規劃要求,針對水處理線、光伏電站、雙膜車間、水源熱泵間等設施,通過建筑設計、電子圍欄、數字智能管控等措施,實現信息互聯互通,提升集約化管理水平和信息化建設水平。

此外,江邊污水五期工程采用改造污水泵站、擴充污水干管、新建污水調蓄池、擴建污水處理設施等措施,實現整個污水系統全鏈路協同管控;通過污泥、餐廚處理設施合建實現市政、環衛多部門系統聯合共治,大大提升系統污水污泥處理的韌性;通過污水處理“全流程內循環”、供電設計“雙路同供”、尾水排放“再生利用”等模式,全力實現污水穩定運行和資源利用同頻共振。

智慧:數字賦新

數字時代的到來,為污水廠未來發展指明方向。近年來,常州按照數字化轉型、數字化發展的目標,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深化智慧賦能,探索利用大數據技術為科學決策提供保障,為城市安全運營提供更可靠的手段。



為提高污水處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江邊污水五期工程以智慧化、科技化、信息化技術手段保障工藝流程高效運轉。在江邊污水五期工程設計階段,設計單位結合全周期數字化BIM技術對污水廠的管線進行專項設計,優化管線布置。為確保污水處理工藝高效,項目采用在線監測監控、智能中控系統、智能曝氣控制系統(ASM2D)等技術,實現污水處理的智能化,達到工藝生產、安防等智能化管理目的。通過與現狀工程及廠外管網的銜接兼容,江邊污水五期工程可以實現污水輸送、污水處理、污泥處理、資源回用、能源利用、老廠信息互聯互通,實現(污水污泥)廠、(泵站)站、(管)網、(調蓄)池等排水設施及資源回收、能源利用等一體化聯動監控。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污水處理廠的效率和質量,還可以降低運營成本和環境污染風險,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下一步,江邊污水處理廠將以實現少人值守為目標,從經驗管理向依托數字化管理轉型邁進,打造智慧化污水廠的新標桿。

(文字:鄭雨露 董陽 仲志鴻 楊濤 楊寬 攝影:高岷 朱臻 吳國建 邵惠敏 陳亮)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