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玉倩 通訊員 張信民
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江蘇考察,殷切期望江蘇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上探索新經驗,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這也又一次為我們指明了方向目標。
眼下雖然已是冬天,但游人來徐州打卡游玩的熱潮仍未散去。在回龍窩附近的狀元橋上,來自南京的游客劉佳佳正和朋友合照留念。櫻花路步道樹燈、美食街天幕燈、酒吧街星空燈……眼前的回龍窩,已然成為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徐州市井生活體驗空間、雅俗共賞的國風主題休閑娛樂互動空間和文藝時尚的本地文化消費體驗空間。
徐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人文薈萃。品讀歷史文脈軸,打開塵封記憶,一條貫穿市中心南北的軸線脈絡清晰,而回龍窩便在這歷史文脈軸上。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深挖歷史文化資源,圍繞縱貫南北的歷史文化軸,結合城市更新建設了一批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進一步釋放了城市歷史文化活力。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徐州市南北歷史文化軸保護傳承建設工作,將其列入2023年重點調研項目,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實際行動書寫南北歷史文化軸保護傳承建設的人大擔當。
賡續歷史文脈 堅定文化自信
擁有5000年文明史和2600年建城史的徐州,在時代風云中留下了遍布全城的歷史古跡。這條南北歷史文脈軸線,從黃樓起向南經黌(洪)學巷到彭城路,再到云東一道街、泰山路,縱貫城區核心地帶,綿延3.5公里。依次串聯黃樓公園、文廟、城下城遺址、大同街、城隍廟、回龍窩、快哉亭公園、戶部山、李家大樓、狀元府、土山漢墓、博物館、乾隆行宮、云東一道街等多個重要歷史文化節點。
如何在保護中更新,怎樣在傳承中發展,成為古城徐州的時代命題。
我市先后出臺《徐州市城市更新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徐州市城市更新改造指導意見(試行)》等文件,編制完成《徐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徐州城市歷史文脈保護開發規劃》。在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經驗的基礎上,邀請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共同編制歷史文脈城市更新設計方案……
“我們把老城保護和民生改善的目標有機統一起來,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安順總體部署,副主任趙立群具體負責,從5月中旬開始組織精干力量對南北歷史文脈情況進行專題調研。
彭城廣場中心商圈的地下,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和從城下城出土的文物,讓這些歷史的“見證者”得以在原址講述自己的故事。城下城遺址博物館的遺址保護和場館建設,為世人認識徐州的歷史與現代創造了“一眼望千年”的生動場景。在遺址博物館之上的彭城廣場,設置有7處徐州歷史節點的文化景觀:東夷曙光、彭城崛起、禹分九州、老子隱沛、孔子觀洪、劉邦興漢、蘇軾抗洪。它們以時間為序,創新展示了徐州5000年的歷史文化脈絡?!皰咭粧呱厦娴亩S碼,7個歷史故事有人講給你聽。”調研組看到為外地游客做向導的張麗正熱心地介紹。
城下城遺址博物館建成開放、崔家大院修繕、徐州博物館改擴建、和平路隧道上的云龍山廣場開通……打通了南北歷史文化軸各節點的文化銜接和行走動線,保留城市記憶,再現歷史文化風貌,以古城文脈建設輻射兩邊,帶動全城,徐州也因此氣象更新。
文脈如水,激蕩古今,滋潤人心。結合徐州實際,以文化之美,浸潤煙火人間。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徐州以文富民、以文育民、以文樂民,在文化自信中凝聚強大的前行定力。
深挖問題癥結 強化傳承保護
如何緊扣文脈保護找準問題,如何讓這次調研更加聚焦、更富實效性?市人大調研組可謂做足了功課。堅持問題導向,現場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注重統籌兼顧,把保護歷史文脈與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交通建設、基礎設施提升相結合,統籌謀劃解決方案;聚焦重點難點,針對南北歷史文化軸規劃建設中的堵點、斷點,提出操作性強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現場實地察看,調研組認為,雖然我市南北歷史文化軸保護和規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南北歷史文化軸保護傳承仍面臨主軸線連貫不暢、局部交通組織混亂、項目改造標準不高、歷史文化挖掘不足、部分重點項目推進緩慢等問題。
如何更好地賡續千年文脈,激蕩城市文化?近年來,圍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建設,徐州市大力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質,高起點高標準抓好城市規劃建設,在文脈保護和城市更新中,雙輪驅動,讓城市特色風貌日益彰顯。這一點已成為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共識。
徐州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穎表示:“要充分運用好戶部山古建筑群、西楚遺跡戲馬臺等文化資源,豐富旅游動線、提升景觀氛圍、完善交通流線,把徐州城市獨有的文化符號做大,展現‘戶部繁華’歷史底蘊。”他建議,放開景觀空間,打造視覺走廊,同時充分利用地下空間,挖掘黃金地段的商業潛力,建設文商旅融合新地標;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張新茹建議,推動交通組織優化,打造舒適的臨山綠道慢行系統,優化停泊點建設,全面提升彭城文脈的周邊風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葛琳則建議,要深度挖掘并多種形式講好徐州的歷史故事、街區故事和非遺故事;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馬芳建議,要破解難題,全力加快項目建設,要著力推進解決項目推進中的關鍵問題………
“要把彭城文脈建設保護傳承運用并上升到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徐州新實踐的必然要求上來,高起點規劃建設好、高標準保護傳承好、高水平挖掘運用好彭城文脈這一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王安順說,下一步,市人大還將進一步做好《徐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的立法調研,爭取明年制定出臺,為徐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提供法制保障,推動遺址保護傳承與經濟社會發展齊頭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