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毛金粟 記者 趙丹丹)近日,南京市六合區“凡星”垃圾分類志愿者長廊在區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館正式啟用。該志愿者長廊共69米長,代表2020年初“凡星”垃圾分類志愿者服務隊建成時的69名志愿者。長廊櫥窗里公開了垃圾分類志愿者的招募方式、組織架構、優秀志愿者事跡等,定期公布區級9名優秀垃圾分類志愿者,通過選樹典型達到示范帶動的效果,引導社會各界積極關注、支持、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隨著生活垃圾分類的逐步推進,六合區基本實現了從源頭分類、中端運輸直至末端處置的全流程閉環,全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在逐步攀升。六合區垃分辦在市、區相關部門的指導下,聯合馬鞍街道和金陵科技學院、六合中等專業學校,以省級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基地——六合區垃圾分類宣教館為基礎,全力打造“凡星”垃圾分類志愿者服務品牌,努力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
根據“凡星”志愿者服務隊統計,當前依然有不少居民存在不會分、不愿分和亂投放的行為,甚至不理解、不支持垃圾分類工作,給日常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志愿服務中發現,全區608個小區收集點和997個農村轉運點均存在混投現象,全民參與垃圾分類并努力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工作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為了帶動更多的市民參與分類,“凡星”垃圾分類志愿者服務隊不斷優化組織架構,合理設置內部分工,分為維護組、活動組、調研組、講師組四個小組。隊長、副隊長及發起人全部由志愿者擔任,基本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運行的工作模式。
據了解,經報名成功后的志愿者們將隨機分配至維護組或活動組,達到20小時的服務時長,才可以轉為調研組志愿者,再次滿足100小時的服務時長,經申請后方可轉為講師組。維護組、活動組、調研組的志愿者們將重點通過廣場活動、入戶調查等方式,結合“跟著垃圾趣旅行”等活動,不斷統計居民階段性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講師組從2024年起,將進入全區重點單位和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不低于100場垃圾分類宣講,努力覆蓋1萬人次。區垃分辦為此配套設計了不同類型的身份徽章,結合志愿者馬甲、記錄本和水杯,形成較為完善的志愿者形象識別和基本保障體系。
今年以來,六合區“凡星”垃圾分類志愿者先后開展了垃圾分類“百村萬戶”、志愿者篝火晚會等特色鮮明的志愿活動,并廣泛進入自然村莊、居民小區、市民廣場開展宣傳、督導和統計工作,努力在簡單、重復、單調的志愿服務中掌握垃圾分類第一手資料,助力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一步開展。
(通訊員供圖 校對 李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