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丁恒情
首都北京,京雄大橋實現合龍,為年內京雄高速全線通車奠定基礎;南海之濱,我國最長深水油氣管道鋪設完工,“深海一號”二期工程再迎新進展;西部腹地,川青鐵路青白江至鎮江關段啟動聯調聯試,進入工程驗收關鍵階段……今年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持以高質量項目為引領,持續優化投資結構,發揮項目建設在穩增長、擴投資、增動能中的支撐作用,一批重大項目正加速落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火熱的工地,奮進的中國。重大項目是保障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也是優化區域生產力布局的“先手棋”。加快實施和部署重大項目,既有利于當前穩增長、穩投資、穩就業,又有利于提高基礎設施水平、惠及長遠發展。今年以來,從浩瀚海邊到霧靄山巔,從廣袤平原到茫茫沙漠,一個個重大項目火熱推進,一項項發展成就持續醞釀,匯聚成一幅波瀾壯闊的奮進畫卷。鐵路工程建設按下“快進鍵”,能源工程建設跑出“加速度”,水利工程建設駛入“快車道”……前三季度,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2%,大項目對投資增長貢獻率比1—8月份提高10.8個百分點。四季度是推動項目建設的黃金期,也是決勝年度目標的關鍵時刻。重大項目開足馬力、提速快跑,經濟暖流不斷涌動,發展脈動愈發強勁,為決勝年度目標注入澎湃動能。
重大項目牽引,擴大有效投資。時至四季度,沖刺年度經濟目標進入關鍵期,穩投資依舊至關重要。投資重大項目,不僅關乎當期的“量”,還關乎未來產業發展的“質”,以及可持續增長的“能”。陜西提出,抓緊新開工600個以上省市重點項目,為投資企穩回升提供有力支撐;河南強調,要堅持項目為王,更好發揮項目建設在穩增長、擴投資、增動能中的支撐作用。與此同時,安徽1089個項目集中開工動員,四川1874個重大項目啟動建設……多個省份吹響沖刺號角,加快投資進度,提高投資增速。觀察各地的重大項目清單,涉及交通、能源、水利、農業、信息等領域,都具有很強的外溢性,必將為穩投資、穩增長發揮關鍵作用。奮力沖刺,繼續發揮重大項目牽引作用,我們完全有底氣、有條件、有能力爭取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重大項目帶動,促就業惠民生。重大項目建設,涉及眾多上下游行業企業,不僅能發揮穩投資的重要作用,還能有效促就業惠民生。昌景黃鐵路建設期間,用工全面向屬地傾斜,施工用工超過10萬人次;引江濟淮工程自2017年年底開工以來,累計增加農民工收入超過16.2億元;滇中引水工程有效緩解當地城鎮生產生活用水矛盾,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約1200萬群眾將受益……吸納群眾就業,補齊民生短板,增進民生福祉,給人民群眾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重大項目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保障,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寫下了鮮活注腳。從橋梁到水利,從交通到能源,從5G技術到航天航空,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一定能”,重大項目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發展更有“溫度”,讓幸福更有“質感”。
重大項目領跑,助力地區發展。重大工程往往兼具公共性、通用性、基礎性的特點,建成投運后能夠影響更多行業,以更顯著的協同效應和乘數效應,助力地區發展。滬寧沿江高鐵開通后,長三角地區溝通往來將更加緊密;引漢濟渭調水工程通水后,將潤澤秦川大地、惠及上千萬居民;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持續推進,有力銜接了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建設……一些重大工程之所以被稱作“世紀工程”,正因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能為一些區域乃至全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持續帶來利好。重大項目如同一條紐帶,在中國大地上連點成線、織線成網,形成了資源互通、機遇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網,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重大項目領跑,區域融合實現重大提升,區域協同聯動不斷加強,神州大地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活力滿滿的景象。
時間新故相推,實干接續發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沖刺全年經濟目標進入關鍵期,我們充滿對明天的熱切渴望,充滿對未來的堅定信心。抖擻精神、加勁沖刺,抓住項目建設的機遇期、黃金期、關鍵期,接踵推進一批動力強、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我們就一定能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丁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