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新江蘇,頭條我來說。
從水墨江南到雪域天山,雖相隔數千里,但一脈情深。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江蘇援疆元素處處可見,民生福祉不斷提升。
“組團式”援疆一直是江蘇智力援疆的鮮明特色。近年來,江蘇持續深化“以校包系”“以院包科”機制,積極拓展教育、醫療領域“組團式”援疆,受援地中小學及職業教育、醫療衛生整體水平得到了持續提升。如江蘇省人民醫院與伊犁州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了伊犁州臨床醫學研究院,目前已落地健康伊犁研究中心、5G未來醫學聯合實驗室等項目,資助107項研究課題,產生了20多項研究成果,同時著力破解基層醫療機構人才缺乏的難題。
江蘇萬里援疆,也把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復制了過去,為伊犁的可持續發展積極“造血”。位于伊寧縣的紡織產業園區,移植了“紡織之鄉”南通的紡織產業體系,依托新疆本地棉花等資源基礎,已經成為全疆織機規模最大、帶動就業最多、品牌效應最好的專業織造園區,極大助力了當地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
心手相連、并肩篤行。如今的的伊犁大地上,一座座現代化建筑拔地而起,一處處民生工程竣工投用,處處鐫刻了“江蘇印記”,見證了蘇伊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