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出并實施5年來取得的成績,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對于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意義重大。”
同步跨入高鐵高校時代、科創協同加速推進、對外開放逐步深入、民生紅利不斷釋放……在長三角一體化推進下,常州金壇正以建設“兩湖”創新區為畫紙,以推進“五大行動”為畫筆,繪就一幅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宏偉藍圖。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基礎
常州金壇依托滬寧沿江高鐵等一批高等級、標志性重大交通項目的突破,加強與長三角中心城區、節點城市的通勤。滬寧沿江高鐵已于9月28日正式開通運營,金壇到南京、上海時間縮短至半小時、一小時。
滬寧沿江高鐵金壇站
金壇港先后開通至太倉港、上海洋山港集裝箱直達航線,并即將開通至上海港外貿航線,在金壇港建設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屆時,原先只能在口岸港辦理的通關物流將前置到金壇港,進入金壇港的外貿集裝箱就視同進入上海港,真正實現“一次報關、一次放行、一次查驗”,對進一步提升金壇地區綜合競爭力影響深遠。
金壇港
據統計,金壇鋰離子電池、光伏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正以“河海直達”方式源源不斷輸送到世界各地。11月20日,金壇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萬標箱。金城港公司總經理陸琪表示,將推動實現金壇港和上海港同港化,讓金壇港和上海母港實現資源、信息共享,更高質量服務于金壇外向型經濟發展。
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跨區域協同,是長三角一體化的重中之重
以河海大學常州新校區落戶、啟用為契機,金壇與河海大學建立領導掛帥、校地聯動工作機制,將校地融合納入金壇“‘兩湖’創新區、未來科創城”規劃,簽訂《推動校地融合發展協議書》,兩年排定共建共享、課題研究、校地合作項目51個,并將校地融合發展納入微笑經濟創新行動年度考核中,以指標督促推進。
融入長三角產業分工合作體系,金壇深入實施微笑經濟創新行動,發展壯大新能源、新基建、新能源汽車、新醫藥、新智能“五新產業”。受益于全球鋰電行業和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擴產需求的帶動,金壇憑借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獨角獸”效應,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催生出垂直供應鏈企業超100家,其中規上企業69家,組建各類創新平臺近60家。中創新航作為“盟主”和“鏈主”牽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建的創新聯合體——江蘇省動力及儲能電池制造業創新中心,正潛心帶領鏈上企業研發創新。
首家企業入駐長三角新能源科創港
在長三角新能源科創港,首家入園企業于10月27日入駐。華羅庚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長三角新能源科創港定位打造孵化、加速等創新創業生態鏈,構造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新基建等主導產業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培育體系,吸引高層次人才、高質量項目集聚,構筑“雨林型”科創生態。
中德(常州)創新產業園位于省級金壇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圍繞打造長三角國際產業合作示范基地、江蘇中德產業創新核心平臺、蘇南先進制造業產業集聚高地的發展定位,重點發展高端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信息通信及光伏新能源產業,截至目前已落戶德語區企業57家,成為省內又一德資企業集聚高地。
協力勾畫民生福祉最大“同心圓”,是長三角一體化重要“試驗田”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與金壇區人民政府簽訂合作共建協議,以定期專家門診、教授工作站等方式為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金壇醫院提供技術支持,協助開展新的臨床適宜技術項目研究,建立遠程醫學服務中心,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移動醫療同步化,開展遠程查房、遠程會診、遠程培訓。同時,開通綠色通道,讓更多金壇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兩年多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致力打造國際醫療保健中心、骨科中心、泌尿外科、消化科臨床醫學中心4個“金壇分中心”,一批知名專家、教授工作站相繼落戶金壇,切切實實為金壇百姓帶來了健康福祉。去年10月,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金壇醫院被江蘇省衛健委評定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
面向長三角一體化,金壇將全力打造揚子江城市群、三大都市圈產業高地、創新樞紐,集成“新時代魚米之鄉”生態環境優勢,實現“長三角科創田園”增量存量并重。
(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