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常州基地總裝車間“OK”線上,一輛輛元Plus、海豹整車正在接受靜態檢測。在這里,每一分鐘就能下線一臺新能源整車,映襯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全鏈條生態。
比亞迪、北汽重卡、星宇車燈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地生根,新能源產業聚勢而強;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持續上新,新支柱產業活力迸發;瑞士埃萊普、德國魯爾泵、蒂森克虜伯等一批外資巨頭簽約投產,加速與全球經濟“共舞”……“拼”,是常州市新北區羅溪鎮今年經濟發展的新姿態。
羅溪鎮黨委書記白正堂表示,聚力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經濟發達鎮、產城融合鎮、治理試點鎮,要奮力在產業層次、項目挖潛、功能形態上實現新的關鍵突破,以新質生產力加快打造“車輪上的產業”,向“千億經濟強鎮”邁進。
“鏈式”布局,拼出“千億俱樂部”
一大早,常州捷佳創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廠區內,貨車就排成了長龍。主干道上堆滿了即將出廠的光伏電池生產設備,叉車來回穿梭,將打包好的產品裝車發運。該公司今年始終處于滿產狀態,并啟動了新一輪布局——總投資50億元的捷佳創鈣鈦礦設備產業化項目奠基開工。
沖刺四季度,打好收官戰。比亞迪常州基地內,沖壓和焊裝車間的全自動產線開足馬力;北汽重卡新能源貨車即將量產,5G工廠內機器人操作精度高、速度快,實現單臺成本降低20%、質量提升22%;蒂森克虜伯動力部件(常州)有限公司,沃爾沃MEPII電機軸實現投產……今年以來,羅溪鎮重點產業齊發力,“配套強”的優勢轉化為整個產業集群發展的勝勢。
羅溪鎮深耕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近年來先后引進比亞迪、北汽重卡、星宇車燈、新泉汽車、蒂森克虜伯動力部件等一批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零部件項目,通過全方位“鏈式”布局,逐步形成龍頭企業引領、上下游配套相對齊全的產業格局。其中,江蘇新泉汽車飾件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汽車市場40余年,憑借一塊儀表板,鏈接全球500強。近年來,該公司的核心產品儀表板總成在中重卡市場的占有率已高達25%左右,今年前三季度銷售收入突破35億元。
創新驅動,挺進新賽道
日前,星宇車燈憑借在產品數字化研發與設計、工藝數字化設計、智能在線檢測方面的突出表現,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成為常州高新區的第一。今年以來,羅溪鎮新增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家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
聚焦“設施互聯、系統互通、數據互享、產業互融”,羅溪鎮推進工業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成常州市首批智能制造示范區,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7家、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34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09家,引領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在羅溪鎮,大企業筑牢根基,“小巨人”搶占龍頭。常州厚德再生是國內率先開展有機樹脂類廢物綜合利用的高新技術企業,主持制定了國內首項該領域的行業標準,入庫江蘇省科技企業上市培育計劃。近年來,常州厚德再生補足“發儲送用收”關鍵環節,組建了一支以左鐵鏞院士為首的50余人研發團隊,瞄準動力電池回收領域,重點開展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高值再生研發及產業化。
跨越趕超,構建新生態
74歲的潘永梅是羅溪鎮原高巷村委居民,2013年從自建房搬到了空港六村居民樓。如今,她透過窗戶就能看到,比亞迪常州基地在自己生活了50年的地方拔地而起。
從2013年到2023年,羅溪鎮地區生產總值從50.8億元增長至152.8億元,工業生產總值從166億元起步,今年即將突破1000億元,全國千強鎮排名從400多名躍升至208名。羅溪不斷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騰出土地萬余畝,為高新區“產業西進”奠定了良好基礎。
今年1—10月,羅溪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52.8億元,增速12%;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643.9億元,同比增長55.4%。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完成產值420.4億元,同比增長72.8%,其中比亞迪常州基地實現銷售392.9億元,下線整車24.5萬臺。
白正堂表示,羅溪將緊扣“532”發展戰略,圍繞全區“兩特三新一智能”主導產業,以“車輪上的產業”為主導,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供應鏈互通互融的產業生態。(吳燕翎 尹夢真 邵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