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政經1號︱省委兩場重要會議后,這場調研值得關注



歲聿云暮,冰雪后的江蘇,正以一個嶄新的姿態迎接2024年的到來。12月25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到常州市新北區調研。這是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后,信長星的首次調研。本次調研關注了哪些領域,提出了哪些要求,又釋放了哪些信號?



抓好“三農”工作重要“根基”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三農”工作是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4年“三農”工作作出部署,明確要“堅持不懈抓好‘三農’工作”“把農業建成現代化大產業”。

“魚米之鄉”底蘊深厚的江蘇,已經在謀劃高質量完成任務。

走進田間地頭,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生態循環農業發展情況,稻鴨共養、稻油輪作……都是調研團隊的關注重點。信長星說,現代化的農業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根基,既要抓牢糧食安全這個“頭等大事”,也要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建設繁榮興旺、富裕富足的活力鄉村。

這正是江蘇農業重點發力的方向。

面對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一畝的現實境況,建設“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高標準農田是江蘇端穩飯碗的重要戰略。2022年,江蘇共建成高標準農田400萬畝,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工程20萬畝。正是這些高標準農田的建成,助力江蘇以占全國1.1%的土地面積生產了全國5.5%的糧食,糧食總產量在2022年和2023年連續兩年邁上750億斤的臺階。



生態循環農業是未來農業的模樣。江蘇大地上,自北向南,處處可見綠色鄉村的生態圖景。在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畜禽—菜—魚”生態循環立體種養模式每年可解決200萬頭育肥豬的糞污處理難題;在南京高淳固城街道,有機稻鴨米能賣到38元一斤的好價錢;在鎮江句容戴莊村,物種間相互抑制,多元養殖的生物多樣性農業讓綠色發展道路越走越實……

在常州新北區東南村,信長星十分關心生態循環農業。他仔細詢問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等情況,要求當地繼續做好控源減污,做到農業生產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養分再利用,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治理好生活污水,確保河清岸綠

江蘇“三農”發展的“圖景”清晰可見。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江蘇將始終抓牢糧食安全這個“頭等大事”,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 


辦好事關民生的“關鍵小事”

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這次調研中,讓基層群眾有獲得感的“小事”是另一重點。

在東南村稻米主題文化館,信長星參觀了傳統農耕文化和優質農產品展示,了解當地主題教育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等情況。他強調,要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建立長效機制,圍繞事關民生的“關鍵小事”,辦一件成一件,讓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如何辦好一件件小事?基層黨組織擔負著重要責任。調研中,信長星希望東南村把基層黨組織這個戰斗堡壘建得更強,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學習運用好“千萬工程”經驗,結合水土資源和區位特點,在綠色有機種植、特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上探索更多經驗做法,帶領老百姓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基層社會治理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基礎環節,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必須關注基層這一關鍵層級。一直以來,江蘇始終圍繞事關民生的“關鍵小事”,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暖心故事”,答好基層社會治理的“民生卷”。



制度先行。為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江蘇制定出臺《強化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行動方案》,把公共預算收入79%用于民生支出。根據省委政法委公布的最新數據,目前江蘇已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區綜合服務中心300個,開工改造555個社區助餐點,基本建成村(社區)醫保服務點約1.2萬個。在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領域,江蘇已有數十項工作位居全國前列。

前不久,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也曬出了2023年“住有所居”民生實事項目成績單,數十萬戶群眾居住條件和環境獲改善。連日來,民政部門、各設區市紛紛公布年度“成績單”,多項民生實事超額完成,全省上下實打實解決急難愁盼,以“繡花功夫”辦好“關鍵小事”。

未來的基層治理應該如何發力?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指明了方向:全省要更大力度加強民生保障和基層治理,切實兜住兜準兜牢民生底線,著力實現更高水平“民生七有”,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把產業科技創新作為主攻方向

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引擎。此次調研中,“科技創新”再次被重點提及。

在宏微科技公司,信長星聽取了企業發展歷程、技術研發、產品應用及市場份額等情況介紹。

新江蘇記者了解到,宏微科技公司是一家從事新型電力半導體器件研制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一直以來,江蘇格外重視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培育。截至2023年11月,江蘇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0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594家、市縣級創新型中小企業3.7萬家,全省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成效明顯。這些專精特新企業也給江蘇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在調研中,信長星強調,推動科技自立自強,產業科技創新是江蘇的主攻方向,關鍵在于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要抓住機遇、順勢而為,強化產業集群思維和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積極布局新領域新賽道的引領性技術攻關,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

 


把產業科技創新作為主攻方向”,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了產才融合發展,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的重要意義。

2020至2022年,3年引進102家集成電路企業,無錫高新區集成電路創新產業鏈的發展,是江蘇構建全鏈條創新生態體系的生動注腳。如今,在無錫,依托華虹、SK海力士等龍頭企業,一條涵蓋設計、設備、服務、材料等環節的集成電路創新產業鏈已然成形。

新賽道新領域的布局也是江蘇科技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4月,“張家港號”“連云港號”兩枚分別以江蘇城市命名的民營火箭發射成功;5月,徐州云龍湖實驗室完成基建;10月,“問天I”類腦計算機重磅技術成果在南京發布……2023年,江蘇“智造”上天入地,持續在新領域新賽道取得新的技術攻關,科技創新取得顯著進展。

這場貫徹落實省委十四屆五次全會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調研,樹立了鮮明導向:江蘇要著力推動科技自立自強、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和數字化、服務化轉型,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先發展,積極布局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江蘇客戶端·中國江蘇網記者 周永金 苑青青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