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平臺經濟的迅猛發展,催生了大量新的就業形態,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勞動者短短幾年內數量迅速增加,隨之而來的職業風險高、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保障水平低等問題廣受社會關注。近年來,鎮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創新,多舉措保障新業態勞動者各方權益,不斷提升新業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方聯動” 合力暖“新”
為新業態群體權益“護航”
春節臨近,各大電商開始陸陸續續搞促銷活動,快遞行業迎來一波高峰。鎮江市區一家快遞公司網點的快遞員小仇每天處理著堆積如山的快遞包裹,將它們及時送到客戶手中。“以前干快遞,沒有合同保障歸屬感不強,而且一直在路上跑,安全也是家里人最擔心的事。現在,公司與我簽訂了合同,繳納了工傷保險,有了保障也就更放心了。”小仇高興地說,快遞工作雖然累,但穩定的工資待遇能為家人提供生活的物質保障,這讓他感覺生活更有奔頭。“感謝政府的好政策,給了我們快遞員溫暖,我們在送快遞時更加踏實了。”
與此同時,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丹徒分公司的一處投遞站點,快遞工作人員正忙碌地分揀著來自全國各地的包裹。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丹徒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承擔了丹徒新城區及各建制鎮的傳統及平臺的投遞任務,設有15個投遞站點,自有員工40余人全部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其勞務用工的保險,均參照自有員工的標準,享受相關商業保險待遇。所有員工的薪酬均按件考核,稅前工資基本達到8.5~9萬元/年。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鎮江市快遞行業發展迅速,快遞行業從業人員有7000多人,高峰期近萬人。2022年4月,鎮江市人社局、鎮江市總工會、鎮江市郵政管理局、鎮江市快遞行業工會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鎮江市快遞行業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委員會,在鎮江市快遞行業率先建立新業態行業集體協商制度,開展集體協商并簽訂《鎮江市快遞行業集體合同》,對快遞從業人員的勞動用工管理、勞動報酬及支付方式、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與衛生、勞動保險和福利等內容進行了明確。同年5月,鎮江市人社部門創新工作機制,明確由基層快遞網點負責為快遞員申報繳費,參加工傷保險,快遞員個人無需繳費,該政策已覆蓋全市11家快遞企業、38家分支公司、760個基層快遞網點。
“政府部門推出的政策真是為我們快遞行業做了一件大實事!沒有工傷保險,快遞員出了事故,對快遞公司來說,將會承受很大的壓力。”申通快遞網點人事經理葉靜說。根據相關政策,基層快遞網點負責為快遞員申報繳費,按五類行業基準費率1.1%,最低月人均繳費46.75元,快遞員個人不繳費。
以“心”暖“新”
把服務和關懷送到新業態群體心坎上
在鎮江市區朱方路上,鎮江市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的共享休息室內,美團站點外賣員賀成鎮正在短暫休息。3年前他還是一名廚師,疫情后他一下子沒了工作,為了補貼家用,他轉行做了一名外賣員,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和預期的不同,這份職業讓他越干越有成就感,本來打算的兼職,一下子變成了全職。2022年10月,站點休息室也搬到了市區朱方路,接單更方便,就餐配套一應俱全。
不僅如此,鎮江市市場監管局、鎮江市外賣配送行業黨委還定期召開面談交流會,了解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當時賀成鎮和同事反映的問題便是部分小區門難進的問題。“記得一次晚上11點鐘送了一單,當時小區不給進,我跟顧客溝通放小區門口,但是顧客不同意非讓我想辦法直接送到家,這是特別頭疼的事情。”賀成鎮說。會后,鎮江市外賣配送行業黨委迅速組織專門人員進行對接,于是原先禁車的小區物業通知騎手們可騎車入內了。
在一些商業綜合體,經常出現門難進、件難送的問題,鎮江市外賣配送行業黨委依托“暖心驛站”,專門為小哥統一制作身份牌,方便了小哥進出。2022年12月,在了解到外賣小哥大量感染新冠病毒且購藥困難后,鎮江市外賣配送行業黨委多方協調人力物力,僅用兩天就將一批一萬八千片布洛芬退燒藥送到了外賣小哥手中。
鎮江市餐飲安全監督所二級主任科員、市外賣配送行業黨委委員顧曉楓告訴記者,“鎮江市總工會為外賣騎手提供了每人一份意外傷害保險。下一步,鎮江市外賣配送行業黨委會加強跟外賣小哥的聯系,定期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包括一些談心談話的座談活動等,切實了解外賣小哥的需求以及他們的困難。有針對性地結合行業特點開展活動,把黨和組織的溫暖送到外賣小哥的身邊。”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鎮江市積極引導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員融入“黨建圈”,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民情前哨”,先后整合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服務驛站等陣地資源,建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在大型商圈、重點樓宇、沿街商鋪、網點站點等,打造綜合型、便利型、行業型三類暖“新”加油吧,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小到飲水、歇腳,大到職業培訓、黨員教育等各類服務。召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推進會、外賣配送行業黨建工作座談會,開展“先鋒騎手服務月”活動,開設“外賣站點、暖心驛站”微黨課,促進鎮江市外賣配送行業健康、有序、蓬勃發展。
道路運輸行業召開職代會
探索新業態行業民主管理
2023年12月28日,胡莉莉作為網約車司機代表參加了鎮江市道路運輸行業一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聯合會一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會上,會員代表對工會工作情況和工會干部履職情況進行了評議,鎮江市道路運輸行業工會聯合會發布了《2023年鎮江市道路運輸行業“2+3+N”民主協商成果》,包括下調網約車車載設備安裝與維護費用、網約車團購充電優惠、縮短網約車司機資格證申領流程周期等,這些實實在在的福利,給網約車司機們帶來了極大的優惠。
“通過這次大會,我更加真實地了解到了政府以及行業工會為網約車司機做的管理和服務,讓我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大溫暖。”參會的胡莉莉高興地說。
鎮江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市道路運輸行業工會聯合會主席李勇說:“行業工會將聯合行業協會,密切跟蹤落實好民主協商的成果,為新業態群體解決好急難愁盼的問題。”
職代會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力的機構,是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記者了解到,鎮江市總工會大力推動建會入會,目前道路運輸行業已獨立建會15家,工會聯合會(聯合工會)4+4家,覆蓋企業150余家,發展會員4175人,為團結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聚焦企業發展,參與民主管理奠定了堅實基礎。
鎮江市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陳玉松表示,這一次鎮江市道路運輸行業召開的一屆一次職代會,是鎮江市新業態行業民主管理工作的一項嘗試,為全市新業態民主管理工作開了一個先河,探索了一個經驗。“下一步,市總工會將以這次職代會的成果向全市新業態行業工會進行推廣,促進全市新業態行業工會的民主管理工作新提升。”
持續精準發力
撐起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傘”
記者了解到,今后,鎮江市將在補短板、抓重點、求實效上持續發力,推動新業態權益保障工作走深走實,讓廣大新業態勞動者權益有保障、社會有地位、發展有未來。
鎮江市將進一步健全最低工資和支付保障制度,將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業態勞動者納入制度保障范圍。扎實開展新業態行業薪酬調查,發布新業態行業勞動者工資指導價位。人社、工會、市場監管、郵政、交通運輸等部門與平臺企業加強對接,全面摸排新業態企業簽訂勞動合同、落實最低工資標準等方面情況,堅決制止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短期行為。發布《鎮江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合同和用工協議訂立指引》,不斷增強這一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選樹“最美小哥”“最美主播”“最美駕駛員”等行業先鋒,提供勞模、“五一”勞動獎等先進典型培育平臺,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提升新就業群體的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可度。加強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組織新業態群體參加各級勞動競賽、技能大賽,助力實現職業素養和職業技能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