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是田疇如畫、沃野錦繡,眼前是白墻黛瓦、文明風尚隨處可見……
走進如今的常州武進區洛陽鎮,一幅幅生態美、產業興、群眾富的幸福圖景點綴其中。
幸福的密碼,藏在一件件民生小事里,洛陽人的幸福更具體可感,共富底色更真實鮮亮,一幅全新的未來發展藍圖,在詩畫山水間鋪展開來。
一個食堂——打造家門口的“幸福養老圈”
擇菜、洗菜、切配、烹飪、分裝……上午九時,洛陽鎮“頤養岑村”養老助餐基地響起鍋碗瓢盆“交響樂”,這是基地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岑村有171位老年人的午餐將從這里送出。
老年助餐工作是居家養老服務的重要內容,為讓村里的老年人享受便捷好“食光”,2023年,岑村村投入近百萬元,結合村工業園區食堂建設,打造養老助餐基地。“基地于12月28日正式運營,采用‘廚房+配送’模式,為轄區內老年人提供服務。配送工作全部由各個村民小組的志愿者承擔,目前已覆蓋全村80歲以上老年人。”岑村村黨委副書記蔣燕峰告訴記者,為促進老年助餐服務可持續發展,村里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愛心組織慷慨解囊,專門成立“頤養岑村”光彩基金,經區、鎮、村三級補助,岑村村可實現8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用餐。且助餐基地運營穩定后,后期還將擴大服務范圍,讓60歲以上、80歲以下的老年人也享受到安全、快捷、優惠的助餐服務。
無獨有偶,湯墅村早在2019年就結合喜宴中心,自主籌建助餐點,為60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日兩餐的助餐服務。“經常來吃,滿意得不得了!”家住附近的朱福興是這里的“熟客”,家中不開火時,助餐點就成了他的定點食堂。他滿意的不僅是菜燒得符合老年人口味,還有不定期征集老年人意見、改善菜品搭配,充分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用餐需求的周到服務。
發展至今,助餐點現已可容納100多位老年人就餐,每日提供150~200份餐食。2023年,村里還對廚房、配餐間等進行了提檔升級,配餐、分餐、送餐服務更加規范高效。
湯墅村黨總支書記、主任王建平介紹,依托上級補助和村級集體經濟補充,現已實現60歲以上老年人4元/餐,80歲以上老年人2元/餐,9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用餐。對行動不便、生活自理困難的老人,工作人員也會將飯菜打包,送餐上門。
“岑村和湯墅兩個助餐點每日出餐都已形成規模,并在周邊村、社區產生輻射效應,對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助餐點運營模式、資金平衡模式等做了有效探索。”洛陽鎮副鎮長吳柯含表示,下階段還將以中心助餐點和分餐點的形式,統籌全鎮助餐點布局,通過不斷加強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多元化養老服務供給,以高品質普惠性養老服務切實增強老年群體幸福感、獲得感。
一座院子——展現和美鄉村新畫卷
和美鄉村,落腳點是便民富民。還是在岑村村,12月30日,“宜居岑村”項目已啟動開工。
2015年2月,武進區作為全國首批、開展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試點地區,統籌推進“三塊地”改革,開創12項“全國率先”,為國家修訂《土地管理法》提供了武進經驗。
執好規劃之筆,譜寫振興篇章。洛陽鎮便依托宅改試點先行先試,全面推進農房更新工程,進一步助力強村富民。截至目前,友誼村自建區開展易地規劃集中新建,28戶房屋建筑主體建設已完成;湯墅村自建區保留村莊原址翻建,3戶房屋建筑主體建設已完成。岑村村自建區整組推進異地新建,就政策向村民第三次征求意見。洛陽鎮以點擴面逐步實現全鎮農房更新,使農村“戶有所居”向“戶有宜居”轉變。
本次啟動開工“宜居岑村”項目為自拆自建,規劃范圍內涉及約137 戶,規劃用地 5.4萬平方米,設計為大平層、點式公寓,將分兩期推進建設。其中一期涉及約114戶,總投資約3000萬元。
黨建統領、品牌引路、文旅融合、鄉村振興。下一步,洛陽鎮將蹄疾步穩抓品質、優功能,以更高標準推進鎮村蝶變;全力以赴抓共享、繪共富,以更實舉措增進民生福祉。
奔跑在“萬億之城再出發”的新起點,行走于共同富裕的趕考之路,洛陽鎮未來的目標已定下: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5%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于GDP增幅,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外資、外貿穩中提質,能耗和環境指標完成上級下達任務。
一座全域共美、全民奔富、全時可賞的現代化美麗鄉村闊步向我們走來。
(朱夢琪 徐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