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麗 實習生 胡翔月
“僅僅通過一個大屏幕,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棟房屋,每一條道路,就連各種地下管網也一目了然。”這是記者在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數據中心看到的景象。按照數字政府建設和數據化轉型工作相關要求,在市數字徐州領導小組辦公室領導下,市大數據管理中心指導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積極推動以城市信息模型基礎平臺為核心的全市域統一支撐性平臺和數字化底座建設,推進城市信息數據融合和業務協同,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助力徐州打造淮海經濟區首個數字孿生城市。
近日,記者在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數據中心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對徐州市CIM平臺進行測試。新城片區政務區大約12平方公里試點區域的高精度精修三維傾斜模型正射影像在屏幕上不斷變化,各種數據不斷實時更新,在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棟房屋,每一條道路,各種地下管網也一目了然,甚至房屋的陽光照射情況也會隨著時間變化而精準顯示,真正實現了對城市運行狀態的一體化感知和呈現。“這個平臺作為現在新基建里面的新型基礎設施,通過它去作為一種創新性平臺,賦能整個數字政府的建設和數字經濟的一個發展。”相關科室負責人介紹說。
徐州市CIM平臺從2022年10月起開始建設,經過一年多的工作,已完成了CIM基礎平臺的試驗性部署,涵蓋數據匯聚與治理,數據管理與更新,數據可視化,大數據拓展應用,運維管理等功能模塊,集成了海量數據的高效渲染、三維模型與信息全集成、可視化分析、模擬仿真、物聯設備接入和二次開發支撐六大核心能力。
“未來這個平臺可以全面匯聚各類地下管線數據、實時物聯感知數據和實時氣象數據,如果有大雨來襲,我們可以根據相關的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對可能發生的內澇區域進行提前干預,避免內澇發生。”這位負責人說。
目前該平臺已經陸續接入城管,公安消防,交通,環保,氣象等部門視頻和物聯感知數據,試驗性部署已取得初步成效。相關部門將建立高位統籌推進機制,從實際需求出發,對現有平臺進一步優化,推動平臺定制化開發,在諸如智慧房產、智慧工地、內澇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燈桿、智慧社區、智慧物業、智慧消防、城市管理、社會治理、車聯網、無人駕駛、無人機低空物流等多應用場景中進行實際應用的探索。
把握“元宇宙”產業發展機遇,積極培育工業元宇宙、數字虛擬人、數字藝術品交易等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并以徐州城市新名片、潮流風向標、時尚打卡地、文化體驗地—文廟為試點,將文廟打造成融傳統和現代一體、獨具特色的高端商業街區,通過“元宇宙”虛擬空間增添無限的視覺、交互、游戲新體驗,引爆新的消費熱點,通過線上線下融合運營促進流量向消費的轉化,樹立“歷史文化+商業街區+元宇宙空間”的項目標桿。逐步拓展數字孿生和元宇宙相關技術、管理、商業模式的產業化與規模化應用,加快建立高端市場優勢和特色產業集群。
下一步,徐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加強統籌規劃和頂層設計,以“新城建”對接“新基建”,通過“多能”引擎構建、“多源”數據深融、“多跨”場景驅動、“多產”數字賦能,推動城市各領域全面數字化轉型,賦能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提供更優質市民服務,以先行示范標準加快打造淮海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