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科學技術廳公布了第二批江蘇省創新型產業集群名單,南京2個產業集群入選,分別是江寧高新園未來網絡創新型產業集群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新港高新園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型產業集群,成為南京各產業集群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帶動經濟增長的“先頭部隊”。
南京江寧開發區
政府搭好“臺”,唱好政策“戲”
作為政府引導產業資源配置和創新驅動發展的主要平臺,產業集群由大量具有產業聯系的企業和關聯機構在地理上積聚而成,不僅是區域間產業分工合作的“關鍵紐帶”,也是政策先行先試的高地。
此次江寧開發區“未來網絡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入選,是繼“全國智能電網創新型產業集群”后,江寧開發區在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方面取得的又一突破,成為全市唯一一個在不同產業領域同時擁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型產業集群的園區。
這背后離不開江寧開發區這個“推手”。
長期以來,該開發區錨定“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承載地、未來網絡產業創新引領區”功能定位,以紫金山科技城建設為契機,推動紫金山實驗室、東南大學等高校院所成果轉化,打好“自主培育”和“招大引強”兩張牌,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未來網絡產業發展高地。
南京經開區新港高新園鳥瞰圖
在南京經開區,新港高新園是數智發展的“主戰場”,聚力打造了中國(南京)智谷特色產業平臺,聚焦人工智能產業地標建設,在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點領域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產業集群。
“近年來,我們推出了《新港高新園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扶持辦法》、‘新港人才登峰計劃’和‘智果果’在線服務平臺等特色品牌將政策引領作為發展優質產業集群的‘關鍵一招’,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型產業集群培育,在項目招引、人才引育、生態打造各維度形成‘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據新港高新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區內已集聚各類人工智能企業400余家,培育人工智能領域獨角獸企業1家,培育獨角獸企業12家,瞪羚企業19家,高新技術企業257家,人工智能核心產業收入約85億元,中國(南京)智谷也成為全省產業集聚度最高、創新動能最強、創新生態最優的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之一。”
企業“奮進者”集聚,行業“領頭羊”迭出
在本次獲批的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型產業集群中,新港高新園企業“火力全開”,展現出從基礎層、技術層到應用層的全產業鏈產業體系上的“絕對優勢”。
“在基礎層,我們擁有地平線、后摩智能、宇都通訊等車載智算芯片、通訊芯片領域重點企業;在技術層,我們擁有雄獅科技、辛巴網絡等車聯網生態領域重點企業;在應用層,我們擁有佑駕創新、普塔科技、源駛科技、中智行等智能座艙、智能輔助駕駛領域重點企業。”新港高新園相關負責人表示。
去年8月22日,江蘇源駛科技有限公司入駐位于新港高新園中的興智科技園,成立了企業新總部。這家由上市公司華設集團和獨角獸企業佑駕創新強強聯手成立的合資公司業務發展迅速,團隊聚焦智能網聯領域,深化V2X+技術在智慧交通領域的協同應用,不到一年已組建近100人的研發團隊,迅速成為園區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公司之一。
在雄獅汽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智能座艙國際方向負責人王楨經常晚上八九點還在與俄羅斯客戶在線開會,他們研發的智能座艙系統已搭載成千上萬出口車型。
而江寧開發區則集聚了龍頭企業17家、高新技術企業60家、獨角獸(含培育)企業1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9家、上市企業2家,已成為全市未來網絡產業集聚發展的最強引擎。
創新“繁花”盛開,發展“碩果”遍地
如今的新港高新園里,集聚了智能網聯領域超3000余人的科技研發力量。在創新的“指揮棒”下,從車載芯片到智能座艙,從自動駕駛到車路協同……車與路的默契配合不斷“上演”。
“地平線成為國內唯一一家車規級AI芯片大規模前裝量產的企業;后摩智能發布了業界首款存算一體智駕芯片;南京雄獅科技成為奇瑞汽車智能化板塊國內最大的研發中心;普塔科技、佑駕創新、凌鷗創芯等鏈主企業頻頻增資擴產;原南汽、蔚來團隊領銜的起越智控、庫侖力等新項目增添新動能……”園區相關負責人說,“智能網聯新業態在創新中不斷刷出‘存在感’,可謂創新‘碩果’遍地。”
與此同時,江寧開發區也建成了國家級實驗室基地—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等5大核心創新平臺,獲批承建了國家信息領域唯一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項目,以創新的“肥料”澆灌出發展的“繁花”。
通訊員 王剛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王婷婷 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