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讓農村老人享受身邊觸手可及的幸福,2023年江蘇將“改造提升1000個示范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納入省政府民生實事,目前已建成1043個,超額完成目標。
冬日的上午,在太倉市沙溪鎮松南村的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里,老人們剪窗花、慶新年,下象棋、話家常,現場歡笑陣陣,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中午時分,大伙兒一起動手包起了餃子。不一會,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暖心又暖胃。
松南村村民沈鳳良告訴記者,老伙計們常常聚在這里聊天,參加活動,中午還在這里吃飯,生活熱鬧了,大家也開心了。
當地通過打造“松喬南山”這一村級養老服務品牌,以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為服務陣地,引入專業的養老服務組織運營,為村里的獨居、空巢老人提供日間照料、心理慰藉、認知篩查等服務,讓村里的老人出門有去處,娛樂有場所,在家有服務,需求有供應。
太倉市沙溪鎮松南村黨委書記劉文濤說,接下來還會探索一些適合老年人的服務項目,讓松南村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在鄉村睦鄰點的建設中,江蘇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特色路徑。南通整合利用村級公共服務設施、閑置院落等資源,改造升級示范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同時由街鎮級養老服務中心連鎖運營村級養老睦鄰點,打通農村養老服務的“最后一百米”。宿遷沭陽出臺鄉村睦鄰點運營規范,鼓勵農村留守婦女利用自家大院創建鄉村睦鄰點,并給予建設、運營補貼,倡導低齡老人開展互助服務。在沭陽東渡村的鄉村睦鄰點,村里的幾位獨居老人平時在這里養老,生活規律、充實。像這樣的睦鄰點,“十四五”期間,沭陽縣將建成60個,確保所有行政村至少建有1個居家養老服務站點。
宿遷沭陽縣塘溝鎮東渡村村民樓桂英說,孩子都去遠方打工了,老人在這里吃飯,很暖和,很不錯。
目前,江蘇已投入改造提升資金1.53億元,建成1043個鄉村睦鄰點。通過這些鄉村睦鄰點,將優質養老服務資源下沉,讓老人在村里安心養老。到“十四五”末,全省將實現鄉村睦鄰點在所有行政村全覆蓋,能夠讓廣大農村老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幸福養老,從日益完善的養老服務中感受民生溫度。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敏 亓晨 太倉臺 宿遷臺 南通臺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