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外貿“新三樣”的新能源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產業,正成為拉動南京外貿發展的新增長極。據南京海關所屬金陵海關統計,2023年,南京外貿進出口總值5659.9億元,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0.8%,排名全省第三。其中,“新三樣”產品出口351.9億元,同比增長21.2%,占南京外貿出口比重提升2.9個百分點至10.6%,規模躍居全省第一。
在外部形勢面臨多重挑戰之下,南京外貿“新三樣”何以破浪前行、實現逆勢增長?
向“海”而興拓展廣闊空間,市場更大了
1月15日,江蘇蘇美達科技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江蘇蘇美達)向金陵海關申報出口一批二手新能源汽車,這批貨值約73.5萬元的新能源汽車在連云港口岸順利裝船后,將以水路運輸的方式運往沙特阿拉伯。
“在綠色低碳需求和當地政策的推動下,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前景可觀。去年我們新開拓了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中東國家市場,累計出口至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二手車達6700萬元。”公司國際貿易事業部業務經理徐峰介紹。
據金陵海關統計,去年,南京新能源汽車出口值為29.5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20.9%。新能源汽車加速“駛”向世界各地的同時,鋰離子蓄電池也在全力“漂洋過海”。就在同一天,愛爾集新能源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下稱愛爾集)生產的一批貨值3100萬元的鋰電池組,經金陵海關檢驗合格后,順利經水路出口至韓國。
金陵海關關員對出口鋰電池開展查驗。陳鑫 攝
愛爾集主要經營電池正負極、能量型動力電池單體及鋰離子電池等的研發、生產、銷售。隨著能源行業的轉型升級,國際市場需求不斷擴大,公司通關物流科負責人季愷透露,2023年公司共出口鋰電池組超1000批次,總貨值達1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2%,產品“闖”進美國、韓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市場。眼下,愛爾集的生產車間一片繁忙,由于海外訂單時間緊、任務重,工人們正在加班加點、連軸生產保證供應市場。
2023年,南京鋰離子蓄電池產業交出一份“硬核成績單”:出口值達到284.5億元,同比增長16.5%,在我市外貿出口總值中占比達8.5%。
向“新”而生鍛造品牌優勢,實力更強了
國際市場對產品需求旺盛,僅是南京外貿“新三樣”的增長密碼之一。“新三樣”乘風破浪也是南京外貿提質升級的生動注腳,南京相關產業已初步具備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成長起來一批創新能力強、具備一定國際影響力的產品和品牌,并逐漸受到海外市場的認可。
走進坐落于南京江寧區的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南京泉峰),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各種生產設備高速運轉,工人們正鉚足干勁投入生產。南京泉峰是泉峰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子企業,為全球領先的電動工具及戶外園林設備全球供應商。去年1-12月,公司出口辦理危包的鋰電產品共計2878余批次,主要出口到美國、加拿大等歐美國家。
公司專業工具事業部總經理蔡俊富表示,雖然鋰電產業發展前景廣闊,但電動工具外貿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日本、德國等都是電動工具生產出口大國,中國的自主品牌要打開國際市場,需要不斷改革創新,提高技術和品質。”
不久前,南京泉峰“電池包及充電器智能制造車間”順利晉升“2023年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該車間擁有自動化產線、自動化立體倉庫、自動化貨柜等智能項目,能夠完成“物流、信息流、價值流”協作同步。著眼2024年,公司“建設行業內最先進的自動物流配送系統、行業頂尖的電波暗室及行業最大的割草機拋射測試室”的發展藍圖,也將漸次落地。
江蘇蘇美達相關負責人也稱,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優勢突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價比高,是備受海外市場青睞的重要原因。
向“機”而動推進問題清零,政策更優了
“新三樣”出口異軍突起,還離不開政策、服務的持續發力。“新三樣”不斷迸發新動能、新優勢、新力量,為了幫助企業在全球市場搶占新機遇,近些年,金陵海關派專人對接外貿企業,梳理企業實際問題清單,及時答疑解惑并提供相應政策支持。
2020年,在海關的指導下南京泉峰通過AEO認證,成為海關高級認證企業,享受到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的各項便利措施及AEO互認國家和地區給予的通關便利。
此外,電動工具內含有鋰電池,因此屬于“危險貨物”,出口時必須按照要求落實危險貨物包裝檢驗并出具相應證書。對此,金陵海關派業務專家全程指導企業辦理相關手續和產品檢測,駐江寧辦事處副主任楊曉莉介紹:“我們在嚴格落實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相關要求基礎上,引導企業選擇良好的包裝供應商,盡可能壓縮工作流程,加快出證速度。”
▲金陵海關關員對出口鋰電產品開展危險貨物包裝檢驗。陳鑫 攝
針對新能源二手汽車出口,金陵海關還量身定制了屬地申報、多地提車、直通港口、口岸驗放一體化通關方案。企業只需在屬地完成二手車報關單申報,即可將車輛運輸至就近港口放行。
據悉,下一步,金陵海關還將密切關注“新三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量身打造監管服務方案,持續推動“企業問題清零”,進一步提升對“新三樣”行業的支持力度,讓更多外貿企業“海闊憑魚躍”。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江芬芬
通訊員 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