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網絡強省”路 江蘇走得實

2023年全省網民數量超過6800萬,累計部署514項前瞻性數字技術研發項目,5G基站建設達23.5萬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和兩化融合水平連續多年全國第一……

從“速度規模”邁向“質量效益”,作為我國經濟大省和互聯網大省,江蘇正致力于打造網絡強省。2023年9月,江蘇明確要從“網絡文明向上向善、防護體系可信可控、數字經濟全面發展、數字治理精準高效、開放合作共贏”等五個方面聚力打造網絡強省的路線圖。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強調,要以網絡強省建設為總攬,推動網信事業發展走在前列,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堅實支撐。

AGV無人駕駛物流小車在工廠內行駛。人民網 楊維瓊攝

AGV無人駕駛物流小車在工廠內行駛。人民網 楊維瓊攝

加快數智蝶變 數字經濟動能足

在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的智慧紡紗工廠內,AGV無人駕駛物流小車穿梭自如,清花、梳棉、粗紗、細紗、絡筒等各道工序有序運作,巡檢工人騎著電動車檢查。車間門口處的“大生智慧管理云平臺”上,責任人、機臺號、溫濕度情況等各項數據一目了然。

“以前,質量追溯需要工人一一核對,逐個標記;現在從原料到成品每一個環節都會自動打上標記,一兩分鐘便能快速定位到故障零件。”智慧紡紗工廠副主任夏晶介紹,智能制造讓工廠生產效率提升約15%,噸紗綜合成本下降1000多元,萬錠用工減少至10人以下,單位人力資源成本僅為傳統車間的一半左右。

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江蘇以“網聯”放大“智改數轉”效應,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江蘇中天互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愛尚(ASUN)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賦能船舶海工、電子信息、紡織化纖、新能源、機械裝備等21大行業不同領域,為上千家重點企業客戶提供服務。

江蘇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江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1.4%左右,新增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0家,全國首批300家5G工廠中江蘇有97家,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9年全國第一,江蘇制造正加快實現“數智蝶變”。

徐州市泉山區于先生在當地軍人退役“一件事”專窗辦理業務。許跨攝

徐州市泉山區于先生在當地軍人退役“一件事”專窗辦理業務。許跨攝

打通數據壁壘 精準治理支撐強

打通數據壁壘,構建數字政府四梁八柱。江蘇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

“只用十幾分鐘就辦完了,這效率真贊!”徐州市泉山區退役軍人于先生返鄉后,來到當地軍人退役“一件事”專窗辦理退役系列業務,效率之高讓他連連稱贊。

據徐州市政務辦副主任董磊介紹,徐州市政務辦與市級牽頭部門、協同配合部門研商對接,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23項省定標準“一件事”在各縣(市、區)和開發園區線上平臺對接和線下窗口規范設置,省政務中臺支撐“一件事”累計辦件量58.8萬余件,位居全省地級市第二位。

無錫圍繞物聯網應用特色和發展基礎,率先建立區塊鏈發展管理統籌協調機制。該市計劃,到2024年底,建成35個“一網統管”標桿性場景,重點應用場景實現基層全覆蓋,城市數據“一屏通覽”、社情民意“一號通接”、城市管理“一鍵指揮”、業務處理“一網協同”全面實現。

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既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也要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優勢,聚焦便民利民,讓治理更有溫度。

在南京市棲霞區馬群街道金陵驛社區,社區黨支部通過微信群、公眾號、小程序,把社區居委會、居民、駐區單位、物業、社會組織等多方主體線上聚在“掌上云社區”上互動、交流和協作。

“以前社區居民有需要社區解決的問題,要從家到社區來找我們,或者打電話給我們。現在通過‘掌上云社區’,發生在社區里的大事小事講一下,我們很快接收到云社區后臺,相關部門及時跟進、第一時間進行處理。”金陵驛社區副主任夏青說。

蘇州市職業大學“數智生產專業(群)共建企業(產業)學院”名錄。人民網 楊維瓊攝

蘇州市職業大學“數智生產專業(群)共建企業(產業)學院”名錄。人民網 楊維瓊攝

強化產教融合 開放合作育人才

與江蘇匯博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機器人產業學院,與賽迪工信研究院蘇州公司成立先進半導體產業學院,與亨通集團成立蘇州市光電纜行業大學,與蘇州匯川等公司一起成立工業機器人技術方向的匯川聯盟學院……

按照“學科跟著產業走、專業圍著需求轉”的理念,蘇州市職業大學有效整合各種產教要素和產教資源,與企業在技術攻關、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不久前,該校牽頭的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產教聯合體,還入選了全國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名單。

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網絡安全需要高度專業化的知識和技能,而且這一領域的技術和威脅環境也在不斷發展和變化,因此需要持續的學習和培訓來保持專業人員的技能水平。”江蘇瑞新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說。

如何填補人才缺口,培養更多優秀的主播,是不少太倉電商企業迫切想解決的問題。為此,太倉市成立直播電商孵化基地,并掛牌健雄學院經管學院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可在基地進行學習培訓和直播實操。王碩是健雄學院經管學院的一名大三學生,從大一就開始學習電商直播,去年直播了數十場,深感“實踐出真知”。

江蘇也在用職稱評價這個“指揮棒”,首次開展數字經濟工程專業職稱評審,構筑吸引和聚集數字人才創新創業的“強磁場”。據不完全統計,江蘇數字經濟相關領域從業人員目前超過400萬人。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