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江蘇省統計局近期發布2023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有關數據,整體上看,全省工業經濟率先整體好轉、實現較快增長。作為工業大省,江蘇工業經濟在結構上有何變化?2月5日,江蘇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2023年,江蘇工業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更加注重結構優化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著力促進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一大突出特點是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去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提升到41.3%和49.9%。“新三樣”發展迅猛,2023年全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芯、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46.3%、18.7%、45.6%。從區域看,蘇中、蘇北增速提升,蘇中和蘇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9%和11.5%,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另一大特征是民營工業占比上升。2023年1—12月,規上民營工業營業收入占全省比重為58.9%,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中小企業穩中向好。2023年,全省6.2萬家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1%,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5661.3億元,同比增長4.7%,高于全國5.5個百分點。其中,專精特新企業表現亮眼。4525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萬億元,同比增長2.8%,高于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0.7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利潤率達8.6%,高于全省規上中小工業企業3.1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1650”產業體系建設正加快推進。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中,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車等3個集群開票銷售增速均超過10%;新型食品、新興數字產業、軟件與信息服務、高端紡織、新型電力裝備等5個集群開票銷售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