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把文娛大禮包送到村民家門口,志愿者到養老院服務讓老人們生活不孤單,獨居老人樂享政府暖心服務……春節前夕,泰州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各級志愿者送溫暖、送祝福,提前迎來暖意融融的春天。
“三下鄉”到家門口,鄉親們樂享“大禮包”
“這比過年還熱鬧,感謝政府給我們帶來了這些服務……”近日,泰州市白馬鎮陳家村頭人頭攢動、熱鬧非凡。2024年泰州市“溫暖秋冬”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集市暨醫藥高新區(高港區)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活動在這里舉行。來自泰州市、區機關部門、公益團體組成的34支志愿服務隊伍為群眾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志愿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便利與溫暖。
活動現場,熱情洋溢的舞蹈《母親是中華》、富有地方特色的《戲曲大聯唱》、幽默風趣的小品《兄弟請客》......給觀眾帶來一場視聽盛宴。這些歌舞小品寓教于樂,以貼近現實、生動形象、靈活多樣的方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非遺文化展臺前,梅郎故里戲劇娃娃一字排開,引得小朋友們連連驚呼;糖畫師傅對慕名前來的年輕人有求必應,蝴蝶、蜻蜓、鯉魚、卡通人物等各式各樣的糖畫一會兒就呈現在眼前,看得人眼饞口也饞。
志愿者們還為村民提供理發、量血壓、磨剪子、配鑰匙、手機貼膜等服務,受到村民的歡迎。
轉一圈兒下來,村民們手里沒有空著的,他們拿著春聯、掛歷以及有關健康、種植、法律等各種宣傳材料,高高興興地回家。“過年貼上火紅的春聯,看著就喜慶。”村民李明興奮地舉著春聯向好友展示。
“這些志愿者們非常熱心,讓我們在寒冬也覺得非常溫暖。”村民張宏發說,活動不但有各種志愿服務,還有好看的演出,真正把精彩的活動送到了群眾“家門口”,送到了百姓心坎上。
養老院里愛心行,志愿服務暖人心
“張大爺,最近身體怎么樣,我來看你了……”近日,愛心志愿者張明和小伙伴一起,來到泰州市宏祥養老護理中心開展志愿服務,這里有60多名老人入住,是當地人數最多的養老院。志愿者們載歌載舞,陪著老人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目前,泰州市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約103.82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2.96%。老有所養、樂享晚年是每一位老年人的愿望。泰州市各地各部門不斷完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讓養老服務有智慧有溫度,托起最美夕陽紅。
在泰州口岸敬老院,紅馬甲學雷鋒志愿者每個月都會來為老人獻愛心服務活動。志愿者們為老人修腳、剪指甲、理發和聊天,讓他們的生活不孤單。
“有時候,老人們不需要我們做什么,只是和他們聊聊天,他們就會很滿足……”志愿者趙明說,針對老人們需求,他們也回去商量,增加和老人們聊天時間。“有時候,精神上的慰藉比物質更加重要。”
泰州市深化醫養簽約合作,支持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建立協作機制,為老年人提供連續、全流程的醫療衛生和康復護理服務,域內150多家養老機構均與醫療機構簽約合作。
據悉,截至目前,泰州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38家,其中護理院(站)共14家。泰州全市二級以上中醫醫療機構全部建立老年病科,80%養老機構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溫暖送上門,獨居老人獲得滿滿幸福感
臨近過年,轄區獨居老人牽掛著大家的心。2月6日,泰州市口岸街道新城社區志愿者吳和蘭、王笑中、何開菊、丁倩等人,走進轄區困境老人、獨居老人身邊,開展走訪慰問及健康服務活動。
志愿者們與老人們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和身體狀況,并叮囑他們注意冬季安全,特別是用火用電安全。同時,志愿者還為老人們講解了手機的常用操作方法,包括如何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常用功能。他們手把手地教老人們如何操作,對于老人們提出的問題也一一耐心解答。同時,志愿者們還為老人們演示了一些實用的手機應用,如天氣預報、健康養生等,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應對生活中的問題。
據悉,新城社區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力量,利用轄區醫療、社會組織、愛心協會等資源,開展精細化服務,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提供便利條件,用愛托起獨居老人的幸福生活。
除了定期上門服務,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鏈接社會組織服務資源,著力打造出“老年課堂”。在“老年課堂”上,通過建立老年興趣社群,廣泛開展書法繪畫等活動,邀請專家為老人們送上名作欣賞、詩詞創作、書畫教學等課程,實現老有所樂。
“李爹,你這頭發長了,我今天來幫你剪一下。”2月5日,鳳凰街道,助老員來到84歲的李爹家,幫他理發剪指甲。
這是泰州市實施的政府購買養老服務,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個月都可以享受到1個小時的免費上門服務。
改造提升示范性鄉村互助養老睦鄰點80家;為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或送餐服務,改造提升城市社區老年人助餐點30個;助力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開展運用智能手機培訓3萬人次……近日,泰州市宣布了2024年民生實事40個項目,其中多個項目聚焦解決老年人最緊迫的問題,有序推進各項優質服務資源向老年人的身邊、家邊和周邊聚集,使得尊老敬老愛老氛圍不斷濃厚,老年人的獲得感、滿意度和幸福感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