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臨近,作為超大直徑盾構機的領軍型科技企業,常熟中交天和的生產車間里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
在中交天和的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吊裝、焊接、調試,各道工序生產線快速運轉。中交天和總裝中心副總經理金紅明介紹,目前已造好的大約有十幾臺,正在生產安裝的有20臺左右,200名左右的員工還堅守在崗位。
由于訂單量快速增長,為確保順利交付,工人們加班加點忙碌著,近40個盾構機生產工位幾乎是滿負荷運行。周喜民是一名鉗工,負責盾構機初期組裝環節。這兩天,他和同事們,正忙著組裝西天山隧道項目將要使用的3臺TBM硬巖掘進機。這些設備要求今年4月交付。“春節放到初四,初五就要來加班了,不然工期有點緊來不及”,周喜民說。
長期以來,我國盾構機核心關鍵部件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去年6月,中交天和與中科院聯合研制的我國首臺超大型盾構機用主軸承——“破壁者”通過專家評審,成功打通了盾構機全國產化最后一公里。目前,中交天和生產盾構機國產化率超過98%。
隨著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天山勝利隧道、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云頂隧道等標志性項目的施工,特別是TBM硬巖掘進機技術上的突破,中交天和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同時迎來大幅增長。去年,企業制造和再制造各類盾構機177臺,銷售同比增長20%。
中交天和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市場開發中心總經理助理曹淼表示,依靠強大的研發團隊、制造能力和專業市場人員的工作,未來在海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繼續為國家、為世界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