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王玉星
“義新歐”以每天8列的頻次,將新能源汽車、手機、電腦等中國產品運送到50多個國家和160多個城市;在上海洋山港,往年在春節前出現的進出口小高峰今年一直延續到了春節期間,這里依然是平時的工作節奏,保證港口24小時不停工;位于美國新澤西的海外倉,商品配送范圍覆蓋美國15個州,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上下單,最快可以在當天或第二天收到商品……這個春節,穿梭往來的中歐班列、繁忙的遠洋貨輪、“不打烊”的跨境電商和海外倉,一個個貿易樞紐和節點見證著我國與世界貿易的深度融合。中國外貿紅火開局,在世界經濟大潮中乘風破浪,一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充滿著繁榮發展的澎湃活力。
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是連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過去一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同比增長0.2%,實現了促穩提質目標,彰顯了強勁韌性和綜合競爭力。從新能源汽車,到電動自行車,再到3D打印機……今天的中國企業,正不斷以創新力量為全球消費者上“新”。放眼當下,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外貿伙伴更多元、外貿的業態更豐富,不斷融入全球產業鏈,不斷以創新鏈接全球市場,中國也正為全球貿易增長注入新動力,向著貿易強國目標穩步前行的底氣和信心十足。
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外貿春節“不打烊”,高質量的基礎設施讓國際貿易暢通無阻,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正在催生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如今,遍布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0多個跨境電商海外倉讓走出國門的中國商品實現了本地化的配送效率,而新模式也帶動著跨境電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組團出海”。目前,我國有外貿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64.5萬家,其中跨境電商主體超過10萬家。干字當頭,把“開門紅”干成“四季紅”,在由大到強的道路上奮發前行,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定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一年之計在于春,擼起袖子加油干。今天的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成為“世界市場”,為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中國市場發展機遇。新年伊始,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新版《穩外貿穩外資稅收政策指引》,以方便納稅人更好了解和適用政策,為外貿發展營造良好稅收環境。看準了就抓緊干,有工業門類齊全的產業優勢,有不斷釋放的開放紅利,有銳意進取的經營主體,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有底氣推動外貿繼續向好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更澎湃的活力,讓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打通堵點、接通斷點,不斷創新吸引外資、擴大開放的新方式新舉措,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推動外貿創新發展,不斷鞏固和拓展國際市場。”向著貿易強國的目標穩步前行,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跨境電商出口,夯實貨物、服務、數字貿易“三大支柱”,就一定能推動我國外貿加速提質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動能”。(王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