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AI有聲海報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親臨江蘇考察,參加全國人代會江蘇代表團審議,與廣大干部群眾親切交流,為江蘇發展指航定向,令江蘇干部群眾深受鼓舞和激勵。
向總書記報告!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今起推出“曬曬咱們的新答卷”系列AI有聲海報,邀請12位曾與總書記有過“交集”的干部群眾,匯報在各自崗位上以實際行動和過硬成績“走在前、做示范”的新答卷,展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圖景,展現江蘇干部群眾更加自覺地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的新擔當。
龍年春節,全國“時代楷模”、83歲的趙亞夫比平常還要忙:節前,趕往南通商議采用生物多樣性農業理念開發灘涂鹽堿地工程;年初三,前往句容市白兔鎮徐村指導草莓種植;年初九,赴徐州市銅山區伊莊鎮商討推廣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
“我一共與習近平總書記有過5次接觸。讓我最難忘的是,2021年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總書記為我掛上‘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獎章,勉勵我‘把成績寫在大地上’。”2月21日,趙亞夫談及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仍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
“2023年,我主要精力放在進一步研發推廣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上。”趙亞夫說,這項技術恢復了很多傳統農業遵循自然規律的做法,在適當空間區域范圍內,大力培育生物多樣性,修復、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系統,走綠色發展道路。
戴莊,是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的試驗田。在趙亞夫的指導下,戴莊一方面推廣以蟲治蟲、以菌治病(菌)等綠色技術,培育生物多樣性,修復農業生態系統;另一方面,構建環境友好農業生態:山頂、陡坡恢復森林生態系統;在緩坡旱地發展果樹、茶葉、畜禽種養殖;利用山腳山沖、崗塝水田建設水稻、菜、草、畜、水田有機農業生態系統。
“目前,在戴莊稻田里能找到10綱31目145種小動物,土壤有機質含量從10多年前的10—15克/公斤提高到20—25克/公斤,已經16年不用農藥化肥。”趙亞夫說。
“今年草莓怎么樣?”“長勢非常好!”這是2月12日下午2點30分,趙亞夫與江蘇省勞動模范、句容市白兔鎮草莓種植大戶王柏生的對話。令趙亞夫高興的是,15畝高架栽培草莓采用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不用農藥化肥,產量高、品質好,節前賣了46萬元,預計今年凈收入可達100萬元,創歷史新高。
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正在多地得到推廣。目前,包括句容10個村在內、鎮江市有30多個村開始推廣應用,常熟市蔣巷村運用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1000多畝水稻畝均凈收入3000元。
“生物多樣性農業技術特別適合在沿海灘涂及長江中下游水網地區、丘陵山區推廣應用,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潛力巨大。” 趙亞夫說。新春伊始,他把目光轉向了更遠的地方。
策劃 田梅 晏培娟
統籌 肖勇 涂珂
拍攝 肖勇 萬程鵬 陳儼
美編 朱麗
AI制作 王瑾
文字 艾培 余寬平
剪輯 王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