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福利观看_婷婷国产在线综合_天天操天天插_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返回
頂部
首頁 > 熱點 > 正文
老有所為,退而不休 | 南通“銀發族”開啟第二人生

“‘常青退休再就業’平臺一經推出,就引發關注,供求交流超過預期?!?/p>

有感于退休人員再就業的迫切需求,從南通市人社局退休后,趙海東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創辦了南通南通市首家解決退休人員就業痛點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常青退休再就業服務社(以下簡稱“常青社”)。



中共南通南通市崇川區常青退休再就業服務社支部委員會成立。

前不久,成立僅一年多的常青社獲評全區2023年度最具發展潛力的社會組織。

隨著人口老齡化,“銀發族”就業已成為“銀發經濟”的重要內容,成為社會新常態。

統計顯示,2022年南通南通市退休人員再創歷史新高,已逾5萬。其中,不少60歲+的“年輕人”資源豐富、經驗老到,退休后,或是創業或是重返職場,開啟了退休后“第二人生”。

退休高峰來臨,新老人渴望“老有所為”      

“從年前到年后,一直想找一位經驗豐富的退休醫生,盡管開出了最高萬元的月薪,可至今還是沒有‘搶’到合適的人員。”

南通市區陳橋愛心護理院院長朱義感嘆,有經驗的退休醫生、護士,可謂“百家求”。



常青退休再就業服務社進社區開展就業指導。

陳橋愛心護理院也曾招聘應屆畢業生,但面對大醫院更好的待遇和成長空間,年輕醫生往往“留不住”。朱義表示,退休返聘的醫生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及針對老年疾病治療實踐,不僅崗位適配性高,而且“更加穩定”。

陳橋愛心護理院對退休人員的“求賢若渴”,并非個例。

去年10月,由南通市人社局主辦,南通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常青社承辦,我南通市舉辦了首屆退休人員再就業專場招聘會。“求職現場出人意料的火爆”,趙海東介紹,招聘會上,65家用人單位提供了上千個崗位,“原本預計應聘人數最多300人,沒想到,當天來了近600人?!?/p>

老年人再就業并非新鮮事,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這一話題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約為2.8億,占總人口的19.8%;預計到2035年將增至4.2億,占比將超過30%。

隨著我國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和健康狀況的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退休“年輕老人”有精力、有意愿參與社會活動。

招聘平臺前程無憂2022年10月發布的《2022老齡群體退休再就業調研報告》顯示,68%的中國退休人員有強烈的就業意愿。

同全國許多城南通市一樣,南通從2022年起迎來退休高峰期。

統計顯示,2022年度,我南通市新增各類退休人員、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人員達到13.9萬人,其中各類退休人員5.4萬人,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8.5萬人。

“新時代的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社會參與意愿都比過去高?!背G嗌鐒撌既酥坏拿系旅髦赋觯叭缃竦摹y發族’退而不休,與其說是‘再就業’,不如說是選擇一種新的晚年生活方式。”

 早在退休前三四年,孟德明就開始籌劃“第二人生”的事業。2022年,常青社應運而生,短短一年多,已從當初3個發起人,發展成為擁有9人固定團隊以及40多個志愿者社會公益組織。孟德明說,“大家不僅沒有一分錢報酬,甚至還掏錢置辦電腦等辦公用品,為的就是找點有意義的事做,讓生活更有價值?!?/p>

有效匹配供需,“常青社”應時而生      

“很遺憾,退休以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平臺,幾十年積累沒有充分發揮?!?/p>

祝女士于2015年退休,是當年為數不多的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然而,根據當時相關政策,她55歲就離開了心愛的工作崗位。她說,“特別期待能有機會,讓自己多一份人生選擇?!?/p>



常青退休再就業服務社進社區送崗位。

趙海東表示,縱觀南通整個就業南通市場,各行各業都缺乏人才,“一些知識型行業以及技術型崗位,很多富有經驗和知識的同志退休了,人力資源得不到發揮。”

針對南通企事業單位招聘退休人員情況,常青社進行了抽樣分析。

總體而言,南通“銀發族”再就業人群主要分四類——有職稱的醫護人員,比較搶手;能打開銷路的銷售人員,是香餑餑;有技術含量的工種,如中藥熬制工、紡織服裝檢驗工等,退休人員相當有競爭力;衛生保潔、餐館幫廚等行業需求量大,年輕人不愿做,卻為退休人員提供了大量再就業機會。

今年58歲的樊珍退休前是一名鋼絲繩廠女工,如今在南通開發區做物業保潔。門檻低、離家近、工作強度相對較小是她選擇這份工作的理由?!百嶞c養老錢,不給兒女增負擔?!狈浣榻B,自己工作的崗位有40多位保潔員,都是她的“同齡人”。

針對社會上有關,“退休人員就業是與年輕人‘搶飯碗’”的說法,孟德明表示,從實際情況看,“這兩個群體所選擇的崗位是錯位的。”



招聘會上,退休老人在崗位信息前頻頻駐足。

實際上,關于老年人就業,國家已有明確的政策導向。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探索適合老年人靈活就業的模式。

2022年9月,在南通市、區兩級人社、民政部門支持下,常青社登記成立。目前,常青社同步提供“線上+線下”服務。線上,實現微信公眾號、小程序24小時在線求職等;線下,以人力資源南通市場招聘窗口為基礎,街道社區、行政服務窗口以及企業單位同步開展退休再就業公益服務。

銀發重返職場,相應支持保障需跟進      

“自己吃了苦頭,心里還覺得不安?!?0歲的沈錦坤(化名)在原單位倒閉后,經朋友介紹在南通市區一家超南通市工作,卸貨時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這一意外,不僅讓老人退休再就業畫上句號,還將面臨一筆不菲的醫療費。



物業保潔人員打掃地下車庫。

而在趙海東看來,由于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沈錦坤沒有得到應有的保障。”

根據現行勞動法律法規,“銀發族”再就業,與用工單位不再形成勞動關系,用工單位僅需支付報酬,并不涉及社會保險等。這意味著“銀齡族”的勞動權益保障,其實一直處于空白地帶。

在原工作單位倒閉后,沈錦坤經朋友推薦,來到南通市區一家超南通市工作。超南通市的規模不大,入職手續也不完善,沈錦坤并沒有與超南通市簽訂《勞動合同》,相應的保障也就無從談起。

“為更好保障自身權益,退休人員再就業務必注意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務合同》?!背G嗌绶墒聞肇撠熑肆_棟祥表示,在簽約時,雙方要就提供勞務的類型、勞務報酬、工作時間、加班、人身安全和人身保障、意外事故、責任及賠償等進行詳細約定。南通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儲小梅補充介紹,正規家政用人單位還會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或者雇主責任險予以風險規避。



樊珍在打掃樓梯間。

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南通市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3.16歲,其中,女性達到86.63歲,但平均退休年齡卻不到55周歲,比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早5—10年,“很多人在退休以后仍有30年左右的空檔期?!泵系旅鞅硎?,鼓勵退休人員再就業、挖掘“銀發人才”資源,需要政府、企業、社區、社會等多方形成工作合力。

有識之士指出,社會及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對社會組織為實現老有所為所做工作的資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尤其是對活動開展過程中可能涉及的人員、費用給予幫扶。具體而言,相關部門要針對老年人的具體情況,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樣的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助力退休人員再就業;同時,要圍繞工傷保險、權益保護等相關制度精準破題,激活老年人就業意愿,消除企業擔憂,為開發利用老年人力資源和維護老年人合法勞動權益提供切實保障。

短評:增強“銀發族”就業適配性      

當下,“銀發族”再就業在通城趨勢明顯。按人群可大致分為三類,即以補貼生活費用不足為目的的“補償型”就業需求、以靈活就業為主要特征的“調劑型”就業需求、以實現人生價值和發揮專業技能為取向的“價值型”就業需求。按數量看,大多數人從事物業保潔、保安、商超營業員等基礎性工作,收入并不高,普遍存在技能知識不足、擇業范圍狹窄等問題。

對初老群體進行相應技能培訓,增強其社會“適配性”,是拓寬該群體就業渠道、增加其收入的應有之義。屬地政府可統籌搭建初老群體就業指導平臺,鏈接相關南通市場教學服務,培養醫院護工、保姆等社會緊缺人力資源;以興趣培養為主的老年大學,可聯合用人單位,開設技能提升相關課程,如高端家政、隔代養育、電商直播等,訂單式培養進行人才輸送,打破老年人求職南通市場的信息、技能壁壘,切實提高初老群體就業競爭力,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作者:文圖丨記者 苗蓓 司占偉 實習生 金湛 陶文 部分圖片由采訪對象提供 )


熱點
版權所有 江蘇現代快報傳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蘇ICP備10080896號-6 廣告熱線:96060 本網法律顧問:江蘇曹駿律師事務所曹駿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