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為進一步加強安全風險源頭治理,連日來,江蘇無錫各地多措并舉開展消防安全整治行動,強化責任落實,嚴密排查各類違法行為及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努力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一批新技術、新裝備走進居民小區,正在為防范事故發生筑起一道道“防火墻”。
智能化“小幫手”
共同守護住區安全
2月27日上午九點半,無錫市惠山區洛社街道的城管巡查小分隊來到轄區一處安置房小區進行安全巡查。隊員肖曉峰向居民表達了本次行動的重要性:"最近,我們會聯合物業和應急部門對小區里亂堆放、亂停車等問題進行大排查。有問題的要及時整改,大家多多配合 。”在巡查中,城管隊員隨機選擇樓棟,逐層查看,沒有發現樓道內亂堆放的情況。
居民王先生表示,這個小區物業管理很不錯,已經沒有人會把電動車推進電梯了,因為“它”——AI識阻車系統,一旦有電動車進電梯,會走動報警并停止電梯運行。原來,為了管理電動車的停放問題,該小區里專門設置了專門區域并進行智能化管理。明泰物業項目經理李巍介紹道:“小區的電動車車棚是獨立于樓房之外的,所有車棚里都配備有滅火器和智能充電樁,遇到線路故障或者檢測到電動車有問題就會自動斷電,可以說是相當安全的。”
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虛擬現實等是科技興安的幾個主要方向,解決了一些靠傳統方式無法有效解決的難題,也提高了監管效率。例子還有很多。
護航安全“三件套”
將事故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
無錫市濱湖區蠡溪苑小區共有44部電梯,而每一部電梯里都已經被AI阻車系統全覆蓋。如有居民把電動車推進電梯,語音播報系統自動提示:“為了消防安全,拒絕車輛乘梯上樓!”此時,即便是按下電梯關門鍵,電梯也不會運行。并且,蠡溪苑小區加載智能化管理系統的電動車集中充電棚,既獨立于居民樓,又距離居民樓不遠,方便的同時將安全放在首位。居民紛紛表示:“現在大家都自覺了,不會把電動車推上樓了,而且現在小區里有充電的設備,安全有保障,我們也放心了很多。”
據了解,蠡溪苑住戶達1700戶左右,利用小區空地建設及綠地改建的18個露天充電棚,可同時為500輛電動車充電,但依然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因此社區在地下停車庫也開辟了若干電動車充電區。濱湖區河埒街道溪南社區黨委委員袁健剛介紹道:“這些地下充電區一共裝了二十個監控探頭,我們工作人員都是二十四小時值班的,萬一發生火災意外, 都會第一時間發現并處置。”
天地之間,生命為貴;百業興廢,安全為重。防止火患的發生,硬件要跟上,管理要到位,但最終還是要提升居民安全意識,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大家互相監督,共治共享,共同守護安全無憂的美好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