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如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受到外界高度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互利共贏。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引進來”“走出去”雙向發力,中國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這為“開放江蘇”再一次送來溫暖的鼓舞、殷切的囑托,也更加堅定了代表委員、各界各行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再次出發的決心和信心。
【部門作為】
全國人大代表、省商務廳廳長陳濤:
以奮斗之姿奔赴下一場“山海”
“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提供了根本遵循,尤其提到‘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這為我們下一步做好商務工作明晰了前行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全國人大代表、省商務廳廳長陳濤心潮澎湃地表示,總書記對“開放江蘇”一直寄予厚望,去年7月,總書記考察江蘇時,賦予江蘇“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重大任務。如今,“開放春風”吹遍江蘇大地,江蘇聚焦主線精準發力,今年2月出臺《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2024年度推進計劃》,建立起35個部門、13個設區市協同推進、常態化調度督查的工作機制,在“雙向互動”中不斷激發新動能。
過去一年,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這一“數據”里濃縮著各行各業的拼搏與奮斗,來之不易。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江蘇以經濟的“穩”與“進”真正挑起大梁,奮力為全國大局作出更大貢獻。從商務領域看,江蘇外資規模連續6年保持全國首位,外貿進出口頂住壓力逐季向好,連續21年居全國第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保持全國第二,“新三樣”出口、制造業、外資企業利潤再投資、數字貿易服務外包、國家級經開區發展、現代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等均走在全國前列……陳濤將江蘇經濟發展的“好消息”帶上全國兩會,也將江蘇各條線“人勤春來早”的奮斗之姿帶給“春天的北京”。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奮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激發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潛力,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離不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我們將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以更加積極有為的行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加快塑造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陳濤表示。
堅持實干為先,全力推進雙向開放樞紐建設,堅決扛起牽頭部門責任,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全力推動八大行動33項具體任務落實落細落地,力爭盡快形成一批江蘇樣板、江蘇示范,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堅持以質取勝,全力扛起擔重任挑大梁的職責,錨定全年目標任務,奮力推動商務發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外貿創新發展,開展優品行全球行動,擴大跨境電商、綠色低碳產品等新增長點,發展服務貿易數字貿易,打造吸引外資強磁場。創新利用外資方式,開展精準招商,積極引進主權財富基金等投資,以高質量的外資項目助力江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堅持改革創新,全力探索更多先行示范成果。積極推進商務領域改革,探索先行先試,繼續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三年行動。加快爭取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試點落地,制定新一輪制度型開放任務清單,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落地落實,爭取蘇州工業園區開放創新綜合試點新版落地,拓展內外貿一體化,培育壯大國際化企業。
【地方實踐】
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
打造新質生產力“服務之源”
前不久,《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制度試點方案》發布。在首批“白名單”中,南京健友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所需進口的兩種物品在列,這讓企業上下十分振奮。
“過去因進口不易,企業相關研發‘被綁住了手腳’。”健友生化國際進出口商務部負責人王薇表示,“以往,進口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一般需要兩道手續,先通過藥監局官網申請批件,拿到批件后,再向海關部門申請通關單,前后大約需要8—10個工作日。現在,進口這些物品只需接受市場監管部門的后續監管即可。”
以“制度創新”提升“服務成效”,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自獲批以來,深入研究便利化服務政策,緊扣制度創新核心任務,圍繞全產業鏈開放創新、要素便利流動、營商環境建設推出改革舉措,以制度創新服務企業發展、助力產業進階。截至目前,南京片區共形成200余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100多項在全國、全省、全市復制推廣。
1月19日,位于南京片區的江蘇蘇美達科技設備有限公司,向金陵海關申報出口一批貨值約80萬美元的二手電動載人汽車,這批產品在連云港口岸裝船后,通過海運運往阿聯酋。
這樣的便利來源于南京片區為助力二手車出口、創新通關一體化模式制定的“屬地申報、多地提車、直通港口、口岸驗放”一體化通關方案。企業可在金陵海關申報和接單,在全國各地提車后直接運輸至就近港口放行裝船出境。截至目前,南京片區累計辦理二手車出口1474輛、貨值2.6億元,成為外貿新增長點。
為進一步提升開放功能,南京片區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應用,全面推廣“兩步申報”通關模式,優化通關流程;上線全國首個自貿協定惠企“一鍵通”平臺,實現關稅優惠一鍵查詢、原產地規則一鍵判定;加快培育數字貿易與跨境電商新業態,獲批全國首個跨境電商領域數據合規出境案例;聯合區內企業擎工互聯打造“綠色出海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協助企業加快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如今,高水平開放成為南京片區的鮮明標識。
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南京片區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落實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堅持因地制宜,切實發揮“雙區”疊加的功能優勢、服務優勢,圍繞“服務企業、項目建設、研產貫通、招商引資”四大行動,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功能提升、效率提升、服務提升、場景提升,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硬招實招破解制約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為產業發展、企業創新、人才創業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給,成為場景豐富、交互活躍的新質生產力“服務之源”。
同時,南京片區將發揮扎根都市圈、聯動長三角的區位交通優勢,加強與周邊產業發達城市交流合作,推進南京片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深化與長三角地區的口岸合作,加強協調對接,推進更高水平的協同開放。
【一線脈動】
江蘇奧泰家具有限公司:
“今年我們要實現營收翻番”
在智能家居領域,功能沙發作為消費升級型沙發新品類受到全球消費者的青睞,其核心科技就是產品內部的機械伸展裝置。在研發與制造機械裝置領域,位于泰州的江蘇奧泰家具有限公司相關產品占據歐洲市場四分之一的份額。近年來,該公司通過整合沙發核心零部件、功能性軟體家具、面料研發等上下游產業鏈條,實現從零部件出口到功能沙發整套出口的轉型升級。公司自成立以來,出口額連年增長,連續7年增幅超過50%。
“智能家居屬于消費升級類產品,如果能與外部建立起更廣泛而頻繁的通路與合作,將有助于企業開拓市場、尋求商機。”該公司董事長黃愛梅說,擴大對外開放,不僅有利于人才、技術、市場、資源等要素流動,增強本土企業的全球競爭力,還有助于企業“出海”挖掘新的市場增量。除了傳統歐美市場,奧泰近年來也積極向大洋洲、日韓、中東等區域拓展業務。
從“住有所居”邁向“住有所優”,消費升級少不了科技助力。“無論是功能家具核心零部件、家具成品的研發制造,還是生產的數字化、智能化都是企業轉型的必由之路。除了運用ERP、MES等信息系統管理,最近我們也在積極嘗試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工具輔助產品設計與營銷推廣等工作,取得良好的市場反饋。”黃愛梅表示,智能家居是為了給人們帶來更舒適便捷的居家體驗,公司在生產制造和市場定位方面都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
從“賣產品”到“賣解決方案”,醫療康養也成為奧泰新的破局點。“我們于2021年進入醫療康養領域,與國內養老產業頭部企業合作研發,優化升級家居操作方式,目前我們是國內康養軟體家具市場重要服務廠商,主打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與輔助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功能性家具。”黃愛梅說,康養系列產品附加值高、潛在市場空間大,是公司未來發展的戰略重心之一。
“我們要緊抓一系列對外開放的政策機遇,今年我們要實現營收翻番的增長目標。”黃愛梅表示,奧泰將結合本土成熟的產業體系,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提質增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產品;與國際知名品牌深入合作,依托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積極開拓國際新興市場;發揮本土區域特色和產業集群優勢,與全球合作伙伴展開技術、業務、制造、市場等多維度合作。
【專家聲音】
省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省世界經濟學會會長張遠鵬:
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要圍繞加快構建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大力度推進制度型開放,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江蘇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有待于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貫徹外商投資法,激發包括外資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對標世界銀行最新營商環境指標和國際先進自貿試驗區做法,查找短板,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展望未來,江蘇經濟充滿韌性和活力,消費市場廣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外商依舊有很大吸引力。江蘇要持續推進《加快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行動方案》,落實2024年度推進計劃,做好“一帶一路”交匯點文章,打造聯動東中西開放的區域樞紐。與此同時,重點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構建產業開放創新鏈條。引導外資進一步融入本土創新鏈;優化海外歸國人才創新創業環境;全球布局前沿技術和新興產業合作,開展技術尋求型戰略資產投資。推動領軍企業和科研機構“出海”創新,通過設立跨境研發中心、全球孵化基地、海外創業聯絡服務站等載體,引導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海外就地吸納科研精英,進一步提升創新國際化水平,增強產業開放創新能力。
二是加快發展新興數字貿易。加快發展數字服務、跨境電商、產業電商,強化數字貿易主體培育及平臺建設;加快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實現數據要素化,通過對制造業核心數據的掌握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三是擴大服務業開放,加快生產性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推廣復制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經驗;強化金融開放創新,切實服務產業資本“引進來”“走出去”;推進現代服務業與制造業的開放融合發展,大力引進與高端制造業產業創新、知識與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國際市場服務等相關的現代生產服務業,推動制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
四是貿易、投資相結合,做強綠色低碳產業。以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為切入口,鼓勵光伏、風電等綠色能源產業“走出去”。鼓勵電動汽車、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鋰電池“走出去”,搶奪市場先機,以做大促做強。
五是強化安全監管和風險防控。進一步完善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和安全審查制度。建立“白名單”制度,在積極審慎和風險可控前提下,分層次、分領域探索推進跨境數據流動。
江蘇要以更大力度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新突破。強化江蘇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深化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積極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試點、外籍人士在華生活工作便利化措施擴大試點。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王夢然 洪葉 林杉 統籌 陳炳山